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青春筑梦紫阳乡: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学院红三季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学院“红三季”社会实践团队
         七月的赣南大地,稻浪翻滚,山风微凉。为响应“青春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青年行”的号召,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学院“红三季”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上旬赴江西省赣州市紫阳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防溺护航、爱国铸魂、暖老传情、助企探路”四大主题,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践行担当,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青春的印记。(通讯员 刘斯嘉 习宇萌)
  一、实践过程:扎根紫阳,用真情绘就服务画卷
1. 防溺护航+爱国铸魂,为少年成长添防线
         紫阳乡多山多水,夏季溺水风险较高,而乡村孩子的安全防护与理想教育始终是乡亲们牵挂的重点。 实践队成员在紫阳中心小学开设了“防溺安全小课堂”,通过动画演示、情景模拟、急救演练等方式,为40余名学生讲解了“六不准”原则、溺水自救技巧,还赠送了定制的防溺宣传手册和救生哨。课堂上,孩子们举着小手提问“掉水里能喊救命吗”,眼神里的认真让我们深知责任重大。
        结合紫阳乡的红色资源,实践队开展了“红领巾讲红色故事”活动。队员们给孩子们讲述游击队员在紫阳山抗击敌人的事迹,还教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合唱“我爱你中国”时,爱国的种子已悄然种下。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紫阳乡中心小学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习宇萌 供图

2. 暖老传情,用陪伴温暖夕阳红
        紫阳乡养老院住着30余位老人,多数子女在外务工。队员们带着牛奶和生活用品前往探望,更想为他们送去久违的陪伴。队员们分工明确:有的陪老人坐在院坝里晒太阳、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一位85岁的爷爷说“年轻时修过水库,现在政策好,日子不愁”;有的为老人剪指甲、梳头发,动作生疏却格外认真,老人们的脸上都浮现慈爱的笑容。

图为实践队成员前往敬老院为老人送牛奶和生活用品。习宇萌 供图

3. 助企探路,用观察为乡村发展寻思路
         紫阳乡的特色产业是茶油种植与加工,当地有多家小型茶油企业,但面临销路窄、品牌弱的问题。团队成员走访了企业车间、种植基地和乡便民服务中心,试图探寻破局之道。在与企业主座谈时,他们了解到:茶油品质好,但多靠线下批发,利润薄;年轻人不愿回乡从事传统产业,技术更新慢。我们还跟着农户上山查看油茶树生长情况,记录下“花期防虫害”“榨油工艺改良”等具体需求。此外,我们收集了电商平台的入驻政策、直播带货案例,整理成简易手册交给企业,希望能为他们打开新思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江西金峰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刘斯嘉 供图

二、成果收获:在奉献中成长,于实践中感悟
1. 看得见的成果
          防溺宣传覆盖中小学,收到学校反馈“孩子们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家长也更重视监护责任”;养老院的老人收到了持续的牵挂——团队成员们离开后,与乡团委约定定期通过视频连线回访;形成了《紫阳乡茶油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调研报告,提出“线上线下结合拓销路”“与旅游产业联动创品牌”等三条具体建议,已提交给乡政府参考。
2. 暖人心的反馈
        紫阳乡党委书记在座谈会上说:“你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服务,更带来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新想法。”一位学生家长特意发来短信:“孩子回家总说‘哥哥姐姐教我们别去河边玩’,谢谢你们记挂着娃。”

三、反思与展望:带着紫阳的故事,继续前行
        活动中也暴露出不足:比如防溺宣传的针对性还可加强;对茶油产业的调研不够深入。未来,他们计划:联合学校开展“防溺知识回头看”活动,通过线上问卷了解效果,补充更贴合当地的防护内容;持续关注紫阳乡茶油产业,联系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为企业提供更具体的技术指导和电商运营建议;把这次实践中的故事讲给更多同龄人听,带动大家走进乡村、服务乡村,让青春在基层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四、结语
         一周的紫阳之行,短暂却深刻。他们见过孩子们清澈的眼睛,听过老人们温暖的叮咛,也感受到乡村发展的韧性与活力。这片土地教会我们:青年的担当,不在豪言壮语,而在脚踏实地的每一步。带着这份收获与牵挂,他们将继续前行,让三下乡的印记,成为青春里最珍贵的勋章。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紫阳乡人民政府门前合影留念。习宇萌 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