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助力产业腾飞

    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龚旖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福建农林大学赴福州市长乐区黄石村实践队于 2025 年 6 月 29 日至 7 月 4 日,先后走访潘氏金鱼基地、东来茶厂、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并走进宁德一中开展宣讲,以实践探寻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路径,用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金鱼跃动:数字激活特色养殖活力

6 月 29 日,实践队首站探访闽侯县荆溪镇潘氏金鱼基地,在与创始人潘国诚的对话中探寻金鱼产业振兴密码。潘国诚谈及养殖需倾注文化理解,队员们认真记录闽侯政策扶持下 “养殖 + 销售 + 科研” 模式的发展历程。随后,队员们参观闽侯金鱼科技小院,了解性别控制技术对突破金鱼产卵瓶颈的作用。
图为队员对潘氏金鱼负责人进行采访的场景
 
离开基地后,队员们前往关中村发放问卷,与各年龄段村民交流电商直播参与情况。据调查结果显示, 35.7% 村民亲身参与直播,85.7% 认可其经济拉动作用,“龙头企业 + 基地 + 农户” 模式带动增收,2023 年产业产值达 3.9 亿元。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从技术攻关到市场革新,数字力量正让金鱼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图为队员们进行问卷调查的场景

茶香飘溢:科技赋能传统工艺新生

6月30日上午,实践队走进东来茶厂,在与第五代传承人林庆文的交流中探寻茉莉花茶的传承与革新。林庆文分享30年制茶经验,强调数字经济对产业的推动作用,队员们认真记录茶厂借助互联网创新产品包装、通过直播电商拓宽市场的实践,以及其助力乡村就业的社会责任。
图为队员们参观东来茶厂的场景
 
下午,队员们来到非遗工坊,在林师傅指导下制作茉莉花茶香包,同时开启直播向观众详解黄石村茉莉花茶文化。直播间互动热烈,观众点赞留言不断,队员们用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数字经济与传统工艺的融合场景直观呈现,有效扩大了当地茶产业的知晓度。亲身实践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借数字营销焕发新生,这种创新不仅激活了茶文化传承,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图为队员们直播茉莉花茶香包制作的场景

数云汇聚:技术搭建乡村发展基石

7 月 1 日,实践队走进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在讲解员引导下深入了解 “数字福建” 战略实施 25 年来的成果,仔细聆听云计算、大数据如何推动农业水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 从大数据预测市场需求指导种植,到云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每一项应用都让队员们驻足思考。   
图为队员们听讲解员介绍云计算中心的场景
当日下午,队员们参观机房,目睹恒温环境中有序运行的服务器,真切触摸到支撑数字福建建设的 “算力心脏”。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些海量数据与先进技术是提升农业效率的有力工具。同时,它们也在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次探访让队员们坚定了将专业知识用于助力乡村数字化转型的决心,更明晰了青年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图为队员们参观该云计算中心机房的场景

青春接力:宣讲点燃乡村振兴火种

7月4日,实践队将实践成果带进宁德一中,以“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主题宣讲播撒希望。从金鱼直播的热闹场景到茉莉花茶的“云品茶”体验,从云计算中心的运行原理到85.7%村民的认可数据,生动案例引发中学生共鸣。“代码能为农民做什么?”的提问里,藏着新一代的担当。队员们以农产品溯源系统、智慧监测平台为例,展现技术如何破解乡村痛点,更点燃了少年们用知识反哺家乡的热情。这场宣讲不仅是成果分享,更是青春力量的接力传递。
图为实践队队长讲解数字化蜕变案例的场景

实践铸魂:以数字之力绘就共富图景

从金鱼基地到茶厂,从云计算中心到中学校园,实践队的脚步丈量着数字赋能乡村的生动实践。科技小院的科研、直播电商的活力、云端技术的支撑、青年学子的共鸣,共同勾勒出一幅“产业 + 数字 + 人才”的乡村振兴画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对“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深刻诠释——数字经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能让村民增收、文化传承、乡村焕新的具体力量。青春力量与数字技术的结合,终将让更多乡村踏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共富之路,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实干中照进现实。
图为队员们与指导老师及潘氏金鱼负责人的合影
龚旖帆/文
 林叙言 余熠煊/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