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安徽大学乡村实践行:马岗村的晴日见闻与感悟——化学助农实践宣讲

    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安徽大学赴小庙镇马岗村化学助农科普基层服务践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23日下午,盛夏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明晃晃地铺满大地,连空气都仿佛被晒得微微发烫。地面上,每个人的身影被拉得清晰而修长,随着脚步轻轻晃动,像是在与这片土地无声对话。我们团队一行人带着提前备好的宣讲资料和满腔热忱,驱车奔赴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一场与基层民生深度交融的实践宣讲活动,便在这样热烈的日光里悄然拉开了序幕。车窗外的景象从城市的高楼渐变为乡间的绿树,当轮胎碾过村口那条新修的水泥路时,鼻腔里涌入的是泥土混着稻禾的清香——这是马岗村独有的烟火气,朴素又鲜活,瞬间拉近了我们与这片土地的距离。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想走进乡村的肌理,探寻藏在日常里的民生故事与民俗密码。
 
  车子稳稳停在村委会门口,红色的村名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队员们麻利地搬下宣讲用的展板和物资,村支书早已带着几位村民在门口等候,黝黑的脸上堆着憨厚的笑:“盼着你们来呢,正好赶上晚稻施肥的关键时候,这些学问对大伙儿太有用了!”简单寒暄后,我们提议在村委会前合影留念。镜头里,队员们的白色队服与村民们的深色布衣相映,身后是“马岗村村民委员会”的金色大字和墙上“乡村振兴,共建共享”的标语,快门按下的瞬间,不仅定格了此刻的相聚,更像是按下了与乡村深度对话的启动键。
 
  宣讲在村委会的活动室里正式开始。考虑到村民们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生,我们特意将重点放在化肥知识的讲解上。队员小李拿起提前准备好的肥料样本,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解释道:“大家看这袋氮肥,里面的氮元素就像给庄稼‘吃’的蛋白质,能让叶子长得绿,但不能多施,不然秸秆会疯长,抗倒伏能力就差了。”他一边说,一边结合马岗村土壤偏酸性的特点,建议村民搭配施用少量碱性肥料中和土壤,还列举了附近村庄通过科学施肥实现亩产提升的实例。村民们听得认真,有的拿出手机拍照记录,有的蹲在地上用树枝记下关键数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忍不住插话:“俺家那几分地总觉得没劲,原来不是肥下得少,是下得不对啊!”活动室里的笑声此起彼伏,原本略显严肃的知识宣讲,变成了一场热闹的田间“问诊”。
 
  除了施肥技巧,环境与政策的解读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队员小王指着展板上的乡村垃圾处理流程图,从“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流程讲到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像菜叶、瓜皮这些厨余垃圾,埋在地里能变成有机肥;废电池、农药瓶属于有害垃圾,得单独放在红色垃圾桶里,村里每月都会统一收走处理。”当说到生态保护补贴政策时,村民们的眼睛亮了起来——原来种植绿色有机作物、参与村庄绿化的农户,每年能领到一笔不少的补贴。“这不仅是为了让村子更干净,更是让咱种地也能得实惠啊!”村支书在一旁补充道,话语里满是对政策的认可。绿色发展的理念,就这样顺着一个个具体的政策、一个个实在的利好,悄悄融进了村民们的日常认知里。
 
  宣讲间隙,我们趁着村民回家拿农具的空档,在村里转了转。脚下的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排列整齐,原本随意堆放的秸秆被统一收进了秸秆回收点,规划有序的产业区里,几座标准化大棚正在建设中,工人师傅说这里将来要种反季节蔬菜,销往市区的超市。这些细节无声地诉说着马岗村作为示范乡村的建设成果,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
 
  再次回到活动室时,气氛更加热烈了。村民们不再局限于提问,开始主动分享起自己的生活变化。“前两年村里修了灌溉渠,再也不用天旱时抢水浇地了。”“去年通了天然气,做饭比烧柴火干净多了,每月还省不少钱。”一位村民拉着队员的手,指着窗外新建的文化广场说:“晚上这里可热闹了,有跳广场舞的,有打太极的,俺家小孙子天天吵着要来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意,那份对乡村建设的认可与满意,不是刻意的夸赞,而是从眼角眉梢自然流露的真情。有人端来刚摘的西瓜,甜丝丝的汁水顺着指尖流下;有人邀请我们去家里吃晚饭,说要做地道的农家菜;还有老人讲起了马岗村的民俗故事,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传统,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乡村文化的根脉。这份不加修饰的淳朴与真诚,像夏日里掠过稻田的凉风,轻轻拂过心间,驱散了午后的燥热。
 
  夕阳西下时,宣讲渐渐接近尾声。我们拿出提前准备的鸡蛋,送给参与活动的村民。“一点小心意,谢谢大伙儿肯听我们说这些。”队员们笑着递过鸡蛋,传递间,掌心的温度比日光更暖。
 
  踏上返程的路,车窗外的村庄渐渐远去,但那些鲜活的画面却在脑海里愈发清晰:老农蹲在地上记笔记的认真模样,大娘说起生活变化时眼角的笑意,村道旁随风摇曳的稻穗,还有活动室里此起彼伏的笑声……这一趟基层之行,早已超越了知识传递的意义,更像是一场双向的成长。我们在村民的讲述里,读懂了乡村发展的不易与韧性,也在他们的笑容里,触摸到了基层最真实的温度。
 
  原来,示范乡村的建设,建的不仅是整洁的村道、现代化的产业区,更是百姓心里那份稳稳的幸福。而马岗村的村民们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热忱,更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我们心里扎下了根。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感动继续关注基层,把青春的力量化作滋养乡村的雨露,让更多像马岗村这样的土地,在时代的阳光下,生长出更丰硕的希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