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至9日,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红色筑梦·薪火相传”实践团一行12人,赴成都市大邑县飞水村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开展为期两天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统的实地调研、深入的座谈交流和细致的入户访谈,全面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深化青年学子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认同。
系统化实地研学 追溯红色历史记忆
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作为1935年红军第四方面军重要战斗遗址,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记忆。在飞水村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对遗址纪念馆进行了系统参观和学习。纪念馆内陈列的大量历史文物、作战地图和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和历史风貌,为实践团提供了直观的历史教材。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认真聆听讲解员对历史事件的系统讲解,详细记录关键历史细节,并就遗址的历史价值、保护现状等专业问题进行了深入请教。在遗址现场,保存完好的战壕工事、防御设施和纪念碑等历史遗迹,为研学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队员们通过多角度拍摄、文字记录和现场绘图等方式,全面采集第一手研究资料,建立了完整的影像和文字档案。
专题座谈深化认识 专家指导研究方向
实践团与飞水村村委会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就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深入交流。村党支部书记系统介绍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与传承情况,指出:“横山岗战斗遗址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记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需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村委会主任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享了遗址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总结,并对实践团的研学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历史资料整理、遗址保护技术等专业议题,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村干部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实的解答和专业指导,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座谈会持续近三小时,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取得了丰富的研讨成果。
系统入户调研 采集珍贵口述历史
在村委会的精心协调和安排下,实践团分组开展了系统的入户调研工作。队员们走访了飞水村120户村民,通过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收集当地群众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建议。调研内容涵盖村民对红色历史的了解程度、对遗址保护的态度、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建议等多个维度。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重点采访了多位熟知当地历史的老党员、老干部,通过专业的口述历史采集方法,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队员们采用音视频记录和文字整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历史资料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通过此次系统性的研学活动,实践团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红色历史资料和研究数据,建立了包含200余张照片、30余段视频记录的完整资料库。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深入研究横山岗红军战斗历史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也使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村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实践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下一步将重点进行红色文化数字化保护,对采集的口述历史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数字化存档;同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还将定期开展回访调研,持续深化红色文化研究。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实践团成员的红色文化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队员们表示,将把研学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郭小暄,裘添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