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辽工学子三下乡:走进配水池战斗遗址,感悟革命精神力量

    时间:2025-08-30     阅读:
    来源:陈炫宇 宁忠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学校 “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青春建功展实践风采” 的三下乡活动主题,7 月 23 日至 7 月 25 日,辽宁工业大学 “英雄锦州传承队” 走进辽宁省锦州市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交流学习、社区宣讲,回望烽火辽沈岁月,传承英雄忠魂,增强青年一代的历史自觉与爱国情怀。
 
实践活动开展前,“英雄锦州传承队” 围绕 “配水池战斗历史认知度”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发放问卷 1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32 份。调查结果显示:仅 32% 的受访者对配水池战斗历史有清晰了解,58% 的受访者 “听说过但不了解细节”,10% 的受访者 “从未听说过”;从年龄分布看,60 岁以上群体因亲历或听闻过战争年代故事,认知度相对较高,而 18-25 岁青年群体认知度较低;同时,超过 80% 的受访者表示 “愿意通过参观红色遗址、聆听红色故事了解革命历史”。
调研结果表明,当前部分人群对配水池战斗这一重要红色历史事件的认知存在不足,青年群体的红色历史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此,团队确定 “实地参观 + 故事宣讲 + 新媒体传播” 的实践模式,旨在通过走进红色遗址深入学习,再以多样化形式传播红色故事,推动革命精神传承。
 
7 月 23 日上午,“英雄锦州传承队” 抵达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实践之旅。走进主体陈列馆,“烽火辽沈・激战配水” 的主题展览映入眼帘,馆内 “战前态势” 展区通过地图与文字,详细介绍了辽沈战役背景下配水池的战略地位 —— 作为锦州城北的重要防御工事,这里是解放军解放锦州的必经之地,战略意义重大。
在 “英雄群像” 展区,讲解员生动讲述了 “独胆英雄” 徐佩林的事迹:配水池战斗中,徐佩林所在班负责攻打敌人火力点,面对密集炮火,他主动请缨绕后突袭,用手榴弹炸毁碉堡,为部队扫清障碍,自己却不幸负伤。“徐佩林战士的勇敢不是偶然,而是革命信仰的支撑。” 讲解员的话让团队成员姚瀚朋深受触动:“以前在课本上学习英雄事迹,总觉得遥远,现在才明白,他们也是普通人,却因信仰变得无比强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学校 “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青春建功展实践风采” 的三下乡活动主题,7 月 23 日至 7 月 25 日,辽宁工业大学 “英雄锦州传承队” 走进辽宁省锦州市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交流学习、社区宣讲,回望烽火辽沈岁月,传承英雄忠魂,增强青年一代的历史自觉与爱国情怀。
 
实践活动开展前,“英雄锦州传承队” 围绕 “配水池战斗历史认知度”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发放问卷 1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32 份。调查结果显示:仅 32% 的受访者对配水池战斗历史有清晰了解,58% 的受访者 “听说过但不了解细节”,10% 的受访者 “从未听说过”;从年龄分布看,60 岁以上群体因亲历或听闻过战争年代故事,认知度相对较高,而 18-25 岁青年群体认知度较低;同时,超过 80% 的受访者表示 “愿意通过参观红色遗址、聆听红色故事了解革命历史”。
调研结果表明,当前部分人群对配水池战斗这一重要红色历史事件的认知存在不足,青年群体的红色历史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此,团队确定 “实地参观 + 故事宣讲 + 新媒体传播” 的实践模式,旨在通过走进红色遗址深入学习,再以多样化形式传播红色故事,推动革命精神传承。
 
7 月 23 日上午,“英雄锦州传承队” 抵达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实践之旅。走进主体陈列馆,“烽火辽沈・激战配水” 的主题展览映入眼帘,馆内 “战前态势” 展区通过地图与文字,详细介绍了辽沈战役背景下配水池的战略地位 —— 作为锦州城北的重要防御工事,这里是解放军解放锦州的必经之地,战略意义重大。
在 “英雄群像” 展区,讲解员生动讲述了 “独胆英雄” 徐佩林的事迹:配水池战斗中,徐佩林所在班负责攻打敌人火力点,面对密集炮火,他主动请缨绕后突袭,用手榴弹炸毁碉堡,为部队扫清障碍,自己却不幸负伤。“徐佩林战士的勇敢不是偶然,而是革命信仰的支撑。” 讲解员的话让团队成员姚瀚朋深受触动:“以前在课本上学习英雄事迹,总觉得遥远,现在才明白,他们也是普通人,却因信仰变得无比强大。”
图为队员在英雄像前学习时所拍摄的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宁忠钰 供图
 
7 月 24 日,团队前往战斗遗址区参观,斑驳的弹孔墙、残留的战壕工事,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战斗的激烈。“这些弹孔是历史的印记,每一个都在诉说战士们的英勇。” 团队成员阿力木・依明触摸着弹孔墙说道。
图为队员参观遗址时所拍摄的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宁忠钰 供图
 
7 月 25 日,“英雄锦州传承队” 在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内开展 “红色研学深化行动”,围绕前期参观所学,分模块进行历史资料梳理、英雄事迹整理与实践感悟总结,进一步深化对配水池战斗历史与革命精神的认知。团队按照 “战前背景”“战斗历程”“英雄故事”“精神内涵” 四个小组开展工作:“战前背景组” 结合陈列馆内的军事地图、历史文献,梳理配水池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价值,补充完善锦州攻坚战的整体历史脉络,成员潘郑宇带领小组对照《东北野战军战史》节选内容,核实配水池战斗的时间节点、兵力部署等关键信息,确保历史细节的准确性;“战斗历程组” 以陈列馆内的战斗日志、战地通讯稿为基础,还原配水池战斗从发起进攻到攻克阵地的完整过程,成员宋庆阳将战斗分为 “突破外围”“争夺核心”“巩固阵地” 三个阶段,绘制简易战斗流程图,清晰呈现战斗关键环节;“英雄故事组” 聚焦徐佩林、王玉山等战斗英雄,整理他们的事迹细节,成员宁忠钰通过馆内展品(如英雄使用过的爆破筒、立功奖状)与讲解员补充的故事,挖掘英雄事迹中体现 “不怕牺牲、坚定信仰” 的细节,形成《配水池战斗英雄事迹汇编》初稿;“精神内涵组” 结合前序参观与交流所得,提炼配水池战斗精神的核心要素,成员刘智台表示:“从老兵的讲述与英雄事迹中,我们能感受到‘信念坚定、勇于攻坚、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正是配水池战斗精神的核心,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重点。
图为队员学习讲解时所拍摄的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炫宇 供图
图为队员学习讲解时所拍摄的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宁忠钰 供图
图为队员学习讲解时所拍摄的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炫宇 供图
图为活动结束队员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炫宇 供图
此次配水池战斗遗址实践活动,让 “英雄锦州传承队” 成员们近距离触摸革命历史,深刻感悟革命精神。团队负责人陈炫宇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了解了配水池战斗的历史,更在精神上受到洗礼。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学习中攻坚克难,在生活中勇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步,团队将整理实践资料形成实践报告,在学校开展 “红色实践分享会”,向更多同学传播配水池战斗历史与革命精神;同时,计划持续运营新媒体账号,发布更多红色故事内容,带动更多青年关注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审编辑 姚瀚朋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