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学子暑期实践:盐碱地上拓荒,耐盐饲草助力南疆乡村振兴
2025 年 6 月 23 日至 8 月 28 日,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盐田拓荒,青禾兴疆 —— 南疆耐盐饲草推广种植行动” 实践团队深入第一师阿拉尔周边团场,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耐盐饲草推广种植实践,为南疆盐碱地改良与草食畜牧业发展注入动力。

南疆地区盐碱地面积广阔,传统牧草种植受限,严重制约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进程。田菁、油莎豆、苜蓿等耐盐碱饲草虽具备改良土壤、高产优质的特性,但其种植技术与饲料化开发利用技术尚未完善。基于此,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盐田青禾实践队依托专业优势,学院资源,聚焦 “种植 - 加工 - 养殖” 产业链,旨在通过耐盐饲草推广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增效双重目标。
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许贵善、王式琴的带领下,完成了系统的前期筹备。制作包含耐盐饲草生长特性、土壤改良价值及饲料营养指标的科普展板,设计《南疆耐盐碱饲草种植需求调查问卷》,面向校内涉农专业学生及周边农户收集种植痛点。此外,通过 “耐盐碱饲草种植与加工” 专题培训,提升团队成员技术指导能力,为下乡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团队走访阿拉尔 11 团、12 团等周边团场及合作社,实地调研盐碱地分布与牧草种植现状,与农户座谈了解饲草短缺问题。联合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示范田开展耐盐饲草种植技术示范,包括田菁耐盐品种播种密度优化、苜蓿盐碱地改良施肥方案等,现场指导农户种植管理。同时对接饲料加工企业,调研饲草青贮、草粉加工流程,收集农户对饲料化产品的需求反馈,形成产业链优化建议。

实践后期,团队整理调研数据与影像资料,制作《南疆耐盐碱饲草推广手册》,涵盖种植技术要点与饲料加工案例。通过宣传单短视频平台发布种植科普内容,推动实践成果有效转化。
指导老师许贵善表示“本次的实践让当地种植户了解到了耐盐碱饲草的好处和作用,也让同学们得到了锻炼实践能力和运用专业技术知识的机会”。本次实践中,团队严格落实安全协议,尊重民族风俗,在当地相关部门与技术人员陪同下开展工作,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文稿:郑鹏 王双燕
摄影:毕颢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