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西安交通大学学子赴藏实践:青春聚力雪域,同心共筑福祉

    时间:2025-09-02     阅读: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社会实践团队堆龙德庆分队 林虹余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辉煌时刻,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社会实践团队堆龙德庆分队于2025年7月至8月深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开展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服务边疆养老事业为载体,以促进民族团结为核心,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自治区甲子华诞献上青春贺礼。

一、六十载辉煌成就引领,新时代青年使命在肩

  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年来,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团队以此为契机,组织成员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通过参观西藏博物馆,深刻感悟“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内涵。“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我们亲眼看到了西藏六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方面的巨大成就,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服务西藏、建设边疆的决心。”团队负责人表示。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西藏博物馆

二、多元实践服务民生,用心用情温暖雪域

  实践期间,团队立足专业特长,开展多项精准服务。在医疗健康领域,团队成员发挥专业特长,为老人和工作人员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培训,提升应急救护能力;同时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防诈骗宣传,组织拍摄了防诈骗短剧,用汉藏双语配音揭露骗局,守护养老“钱袋子”。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海姆利克急救法演示

  在文化服务方面,团队举办“家乡见面会”,向雪域高原的藏族老人介绍国家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习俗,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触碰,实践了汉藏人民一家亲的温暖图景。此外,团队成员组织开展漆扇制作、螺钿工艺、剪纸艺术等非遗体验活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传承。


图为团队成员与参与非遗体验项目的老人合照

三、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完善

  团队成员深知,只有俯身倾听,才能触摸真实民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团队系统全面了解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政策的落实情况。队员们与院内多位老人开展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在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真实感受,了解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年以来的沧桑巨变,并记录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现在在这里吃穿住不用愁了,逢年过节慰问不断,心里踏实。如果生病了护理员会像自己的亲儿子、亲女儿一样全程陪护。”这些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的话语,成为国家“兜底线、保基本”的特困人员供养政策以及各项惠民措施在雪域高原“最后一公里”生动落实、惠及于民的最有力证明。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养老院老人

  在与中心主任及工作人员的多次座谈中,团队详细了解了中心运行状况、政策落实难点和未来发展需求,对政策的落地实施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实践期间,团队特别注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共绘“民族团结一家亲”长卷、共学民族歌舞等活动,深化了民族团结情谊。团队成员深度参与堆龙德庆区“八一”慰问活动,表演原创朗诵《八一,我们的热血荣光》,并在活动结束后协助为退役军人和困难群众分发慰问物资,感受国家政策对特殊群体的关怀。“这些来自西安的大学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供养中心的藏族老人朗杰感慨道。团队还走访当地社区,并开展医疗情况调研、院内儿童教学辅导等活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参与“八一”慰问活动

五、青春践行西迁精神,砥砺奋进新征程

  此次实践活动是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团队成员克服高原反应,以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服务边疆群众,展现了新时代交大学子的责任担当。通过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更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认识,增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图为团队成员于养老院门口合照

  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社会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用真情服务边疆群众,用专业赋能养老事业,展现了新时代陕西青年的担当作为。在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实践团队将继续弘扬"西迁精神",深化陕藏交流合作,为谱写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