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志愿者向高山,藏族文化往平原

时间:2023-09-23 关注: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族人民劳动与智慧创造的结晶,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冲击,许多民间技艺面临着核心内容流失严重、技艺失传,民族特色减弱,传承人才断层等挑战。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将选题的目光放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交流问题上。综合考量,我们选择走进四川西部走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进行大学生三下乡,团队名为“聚爱甘孜,承文化火”。
       起初我们设想能走遍甘孜藏族自治州,但是其高昂的路费和当地相关部门的建议,我们只能去一个县。经过大量搜索与了解,我们选择了色达县——因其相对偏远与浓厚的藏族文化氛围。12个小时的颠簸,一天的严重高反,让我们对此地心生畏惧,但是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这里,在休整好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开始实施我们的计划。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看着外面的暴雨与天气预报上的连续几天有雨让我们一腔热血无处挥洒。但是我们还是尽快调整了心态,结合当地组织部给的建议,和社区资料——色达县年鉴及其他纸质资料,我们用半天重新制定了计划,多走进室内进行采访了解。
       我们第一站就去参观了当地非遗陈列馆与格萨尔艺术文化中心,在哪里,我们看到了藏族与色达县独特的文化——格萨尔史诗,牛羊毛加工工艺及各种独特的手工艺品与寓言故事。其文化的绚烂多彩,让我们更加坚定此行的目的。听讲解员小姐姐说色达县居住着好几位非遗传承人,我们当即决定一定要拜访到他们,即使是一位也好,我们想听他们讲讲他们传承的故事。
       在色达县组织部部长的帮助下,我们采访到了两位非遗传承大师,分别是唐卡手艺人龙盈老师和石刻传承者巴德叔叔。在了解了龙盈老师的故事后,我不由得热泪盈眶,内心受到了震撼。龙盈老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唐卡艺术,从孩童时候跟随他的师傅学习唐卡,夜以继日地学习。长大后为了十里八乡的小朋友能够学习到唐卡,他将积蓄耗尽甚至不惜去银行贷款,也要办一个免费的艺术学校,为远道而来的孩子提供吃穿住行,只为他们能专心学习,他说:“只要他们肯来,我就包他们吃住,只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唐卡,让唐卡后继有人”。当天下午,我们马不停蹄去拜访石刻大师巴德叔叔。他十五岁执笔,到花甲之年仍不敢把刻刀扔下。我们去拜访他的时候,巴德叔叔刚刚打完搞,布满老茧的手不住的颤抖。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后,他很激动地说要给我们写一幅字送给我们。他写的时候一直埋怨发抖的手,一直给我们说刚刚老了不如从前了。我看着仍为自己作品被夸赞高兴得像个小孩的巴德叔叔忍不住感叹,这是他倾注一生的东西,到现在却没多少人能亲口对他们夸赞一声,六十岁的巴德叔叔住在社区分配的房子里,笔耕不辍,四十余岁的龙盈老师穿着旧衣服满脸慈爱看着他前半生的成果——坐在位置上安静画画的孩子们。
       那天回去后,我久久无法平静,很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但是好像自己的力量又很渺小。幸好当晚在与社区交流的时候得知,他们已经在努力了,这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他们的手艺会被世人看到。
       后来,我们去到了社区采访搬迁过来的居民,听他们说前后生活改变,看他们一家几口在干净的家里嬉笑,说着社区政府的好。我看着他们在社区的帮助下能够自给自足由衷感到高兴。我们也邀请他们当天下午去社区服务站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他们也都欣然答应。我们早早去到现场准备,将我们之前众筹的礼物分发给了他们,看着他们的笑容,我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和当地小朋友一起唱红歌,前奏一起,他们便兴高采烈地说,这是我和我的祖国!看着他们红彤彤的脸蛋,胸腔热血翻滚,眼里热泪盈眶。
       我们在色达呆了很久,但是又好像不够久,,只是窥见了藏族文化的冰山一角。我们还做了很多,但是又好像不够多,只是做了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有一份力,发一缕光,就算如烛火一般,也能照亮一方。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藏族文化是少数民族高岭之花,如高山雪莲一般,神圣且神秘。如今能借三下乡之机,窥知其中一二,已觉十分满足。若是能趁此机会将藏族文化捧于千万人前,那我们便不愧此行!
 
 
作者:李悦 来源:李悦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