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在线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粤桂青马学子三下乡:将推普种子播撒在瑶乡大地上

时间:2023-09-25 关注:
为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7月12-18日,贺州学院第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班和东莞城市学院的青马班志愿者们立足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大平瑶族乡当地特色,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推普活动,切实强调语言文字是脱贫路上的基石,鼓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志愿者们还实地调研了罗汉果种植基地、大平腐竹厂工业等当地企业,就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以及对外交流过程中对普通话的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普”照大地

语言扶贫有助于永久脱贫,语言障碍是阻碍乡村振兴的一大绊脚石,说好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实现脱贫攻坚,缩小城乡差异的必要战略。大平瑶族乡龙槽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柯强调:大平瑶族乡村民以瑶族较多,人们大都只会讲瑶话,很少人会说普通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深入,年轻一辈普遍会说普通话,也激发了更多村民想说好普通话的积极性。

贺州学院青马班和东莞城市学院的青马班志愿者们深入到大平瑶族乡龙槽村、宗文村、古那村、里头村这四个村落,以入户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访谈等方式进行推普宣讲的实践活动。在了解大平瑶族乡村民的基本信息、当地语言使用情况、普通话实际水平以及普通话的使用范围,探索普通话推广在乡村建设等作用之后,为下一步的更好的推普打好基础。
图为青马班志愿者正在对当地村民进行调查问卷填写。邓春燕 供图

田间“普”课

志愿者们重点针对学生群体,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龙槽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战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村民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为青马班志愿者在授课党史故事。韦超妮 供图

贺州学院青马班宣讲团成员李艳勤接受采访时说:“我在入户教学的过程中,会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和普通话掌握水平,通过图文并茂,卡通短片、口述英雄事件等方式,让孩子们用最简单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感受到中国近些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意识到那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苏醒了。”李艳勤表示,讲完党史故事后,会让孩子们选择最喜欢的部分用普通话大声朗读出来,从而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培养孩子们的爱党爱国情怀和学习普通话的意识。
图为青马班志愿者在和当地的小朋友们上课时,孩子们露出了开心的微笑。韦超妮 供图

正在上三年级的小朋友阿玉感叹道“没想到学习普通话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阿玉等小朋友在家中用普通话大声朗读着革命烈士的故事,朗朗读书声在大平瑶族乡的山谷里回响着。

技能推“普”

“大平瑶族乡地处偏远山区,我们这边一半以上的老人从未走出大山,我今年70岁了,也不太会流利的说普通话,平时还是说瑶话多点,我年轻时出去打工也吃了不少不会讲(普通话)的亏。”老人填写问卷时感叹道。
图为青马班志愿者正在大平瑶族乡龙槽村向基层群众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知识培训讲座。黄小丽 供图

针对当地中青年,留守妇女较多的实际情况,推普团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知识培训讲座。“作为基层干部人员,不仅应在日常工作中履行好自身职责,了解基层群众掌握普通话的情况,让群众明白方言和普通话两者之间是互补而不是消灭的关系,这种活动对于提升村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提高语言沟通精确度,促进社会交流,从而带动大平瑶族乡经济发展。下一步更应该宣传推广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同时号召广大居民多讲普通话,助力大平瑶族乡。”大平瑶族乡龙槽村第一书记刘柯说道。

龙槽村村民张华听完讲座之后表示,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也意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非常感谢推普团不辞辛苦来到龙槽村,给这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图为推普团在村民家门口的合影。韦超妮 供图

青马班推普团秉持着以提升大平瑶族乡普通话整体水平、村民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为目标,通过入户实地走访,进行针对性问卷调查的收集,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知识培训讲座、撰写调研报告、形成普通话研究报告、开展党史故事诵读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普通话水平,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崔露露 来源:崔露露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