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南通7月21日电(通讯员 金煌捷)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的过度消耗、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绿色环保理念应运而生,为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4年7月18日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绿色足迹,蓝图绘心”实践小分队勇担重任,不负青春,来到南通市启东市长龙一村展开绿色生态保护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受到居民的广大支持与欢迎,他们积极参与本次宣讲活动,也主动与小分队成员进行交流互动。此次活动以“绿色足迹,蓝图绘心”为主题,在活动中小分队成员进行生动宣讲,居民们积极互动,令本次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将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也能促进其对垃圾分类、绿色生态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活动前期,小分队成员积极筹划活动内容、准备宣讲材料、积极联系社区负责人,同时小分队成员也来到北城区街道捡拾垃圾,这一举动能够让成员们提前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未后期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在宣讲过程中,小分队成员以生动形象地讲述,从垃圾分类的现状、方法、原因、原则及意义等方面传达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宣讲时,居民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和兴趣,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宣讲内容,频频点头表示认同,积极思考并展现出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环保行动的支持。也有的居民表现出明显共鸣,他们结合了自身生活经历,与现场居民以及小分队成员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与宣传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图为小分队队员在进行宣讲。中国青年网 茅瑜 摄
在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小分队队员与现场居民进行知识竞答小游戏,并为答对问题的居民给予了小礼物作为鼓励。知识竞答既增强了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和技巧,又活跃了现场气氛,促进个人行为的改变,为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奠定基础,提高自身的环保责任感,能够号召居民们养成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同时,知识竞答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增强社区居民之间互动和合作,增进邻里关系,也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升社区工作成效。

图为小分队队员与居民们进行知识竞答。中国青年网 茅瑜 摄
实践活动的最后环节,社区书记以亲切的口吻为我们科普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以及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书记说:“社区居民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观念难以改变,我们不能只通过理论知识让其改变观念,而应该通过朴素的互动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各种知识,也希望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居民们慢慢养成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好习惯。”书记的科普让居民们更好地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宜居。同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能够提升我们社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这展现了我们对环境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负责态度。居委会负责人说:“垃圾分类可以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当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我们就能够形成强大的环保合力,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图为书记在为居民们进行科普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中国青年网 金煌捷 摄
活动结束以后,小分队成员与书记进行交谈,也让小分队成员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日后如何进行改正,促进成员们对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了解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深化。书记告诉小分队成员,这次宣讲活动举行得非常成功,宣讲的内容也很丰富,能够有效地提升居民们地环保意识。但是,书记也说,不能对社区居民只是进行理论宣讲,居民们无法短时间消化这些知识,也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居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图为小分队队员在和书记以及社区负责人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 金煌捷 摄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居民们既掌握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也进一步深化其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小分队队员们也在活动中更加理解垃圾分类与保护环境的意义,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为日后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深化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添砖加瓦,更好地践行保护自然、爱护地球母亲的责任与使命。此外,小分队成员们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书记指引下,成员们定能够加以改进各方面不足之处,以青春之名共同守护这片蓝天绿地,为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