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更是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情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连,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图景。为了深入探寻非遗的无穷魅力,聚焦方言保护的紧迫性,共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韵”实践团于7月10日踏上了前往山西省阳泉市的征程,走进了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特别是那承载着深厚艺术底蕴的晋剧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古音回响,晋剧艺术魅力无穷
晋剧,作为山西地方戏曲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享誉国内外。在晋剧馆内,实践团成员们有幸观摩了一场精彩的晋剧演出。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以字正腔圆的晋中方言为基础,通过高亢激昂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那古老而熟悉的方言音调,在剧场内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让人瞬间沉浸在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中。实践团成员们被晋剧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洗礼和精神享受。
互动体验,方言学习乐趣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晋地方言,实践团还组织了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在专家的指导下,成员们学习了晋方言的基本发音规则和常用词汇,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感受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魅力。活动中,大家笑声不断,既收获了知识,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通过这些互动体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方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情感的纽带,其保护与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共商策略,方言保护任重道远
在观摩演出和互动体验之余,实践团还邀请了晋剧馆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专家们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晋方言及晋剧艺术的现状与挑战,指出了方言保护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积极建言献策,与专家们共同探讨了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有效策略。大家一致认为,方言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既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又要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对方言的兴趣和认同感,通过教育、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方言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方言保护的行动中来。
“古音今戏相辉映,方言非遗共生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乡梓雅韵”实践团不仅深刻感受到了晋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方言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意识到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关注和支持方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为守护地方文化根脉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