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全球化加速、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记忆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其中,地方戏曲与民间文学等艺术形式,深深植根于方言的沃土之中,它们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生动展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历史与智慧的不朽桥梁。方言,作为这些文化瑰宝的独特载体,其独特的音韵、词汇与表达方式,赋予了这些艺术形式以生命力和灵魂。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普通话的普及,许多方言的使用频率急剧下降,甚至面临消亡的危机,这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2024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韵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号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他们精心策划,将目光投向了山东省日照市图书馆与山西省方言文化馆这两处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学习交流、创新实践等方式,为方言及依附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在日照市图书馆,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方言特色,还积极参与到图书馆举办的方言文献整理与数字化项目中。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珍贵的方言口述资料、戏曲剧本、民间故事等转化为数字资源,不仅有效缓解了传统纸质文献保存与传播的难题,也为后续的研究与传承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实践团还策划了一场以“方言之美,文化之韵”为主题的展览,通过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方言的独特魅力及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性。

随后,实践团转战山西省方言文化馆,这里汇聚了山西各地丰富多彩的方言资源与文化景观。在这里,他们与方言研究专家深入交流,学习方言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并参与到方言保护与创新应用的研讨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创新性地提出了“方言+新媒体”的传播策略,利用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了一系列方言教学视频、方言故事短片及方言歌曲MV,极大地拓宽了方言的传播渠道与受众范围。此外,他们还协助社区举办了方言朗诵比赛、方言歌曲演唱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通过互动分享,不仅激发了人们对方言的兴趣与热爱,更让他们意识到方言保护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方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对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担当的一次深刻锤炼。乡梓雅韵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脉;传承非遗,就是传承我们的民族记忆”的深刻内涵。未来,他们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力量,为方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