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传千年,非遗续华章
时间:2024-08-15 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在全球化浪潮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与自信。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在众多非遗项目中,非遗戏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而方言,作为这些戏剧表演的灵魂与基石,不仅赋予了剧种鲜明的地域特色,更让观众在熟悉的乡音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亲切。方言的运用,使得非遗戏剧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的深刻体现。因此,方言在非遗保护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是非遗传承与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探究方言传承与保护的策略,曲阜师范大学“乡梓雅韵”实践团肩负着使命与责任,踏上了前往日照市方志馆的社会实践之旅。日照,这座位于黄海之滨的美丽城市,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方言资源。实践团此行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全面了解日照方言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困境,为方言及非遗戏剧的传承与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在日照市方志馆,实践团成员们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地方志资料中,仔细翻阅着关于日照方言的记录与描述。他们发现,尽管日照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词汇与语法体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与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使用环境正逐渐缩小,许多年轻人对方言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方言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一现状,实践团成员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当地居民与方言专家、组织方言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方言传承的难点与痛点,并尝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比如,建议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方言的兴趣与热爱;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方言数据库、开发方言学习APP等,为方言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实践团还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方言与非遗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呼吁政府、学校、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方言及非遗戏剧的传承与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曲阜师范大学“乡梓雅韵”实践团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更深刻认识到方言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让方言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乡梓雅韵实践团 来源: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