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闲置宅基地资源,驱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时间:2024-08-15 阅读:
在2023年全国两会的宏阔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对新时代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对农村发展路径的深刻洞察与前瞻规划。在此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韵新篇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深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陶家村,就闲置宅基地与农房的利用现状展开实地调研,旨在探索通过激活闲置资源,驱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资源再配置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使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闲置宅基地,成为了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中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广泛实践,通过一系列成功案例的积累,为闲置宅基地的再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存在大量农村闲置宅基地与住房,这些资源若能得到合理开发,将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闲置宅基地再利用的战略意义与路径探索
(一)战略意义
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新业态,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更是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还能通过产业多元化提升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路径探索
明确目标与思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特色鲜明的乡村新业态,如休闲旅游、康养度假、创意农业、电子商务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通过“五个一”目标(即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集聚区、一批业态多元的企业、一批配套齐全的产品、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一个相对完备的管理制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规划先行,是确保闲置宅基地有效利用的前提。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科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规划符合民意、体现民智。创新模式与机制:探索“公司+农户”、“旅游公司+农户”等合作模式,利用市场机制激发农民参与热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股权合作、分红机制等方式,确保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深化
(一)重要意义再认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
(二)工作目标与工作方向
我们需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民为主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康养等领域重点发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管理,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项目。
(三)群众参与与机制创新
在推进闲置宅基地再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和创新经营模式等方式,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同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部门协调机制、工作考核机制和工作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闲置宅基地的再利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创新模式,我们可以将这些沉睡的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和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乡韵新篇实践团 来源: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