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宅基地潜力,驱动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4-08-16 阅读: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与高效利用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深入剖析宅基地流转现状,探索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新角色与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乡韵新篇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陶家村的实地调研之旅,旨在通过科学分析与实践探索,为乡村宅基地的盘活利用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一、多维度调研,精准把脉宅基地现状
实践团成员深知,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是制定有效策略的前提。因此,调研之初,团队便采取了多样化的信息收集方式,既包括与村委会成员的深度访谈,也涵盖了深入农户家中的直接交流。通过与村委会委员的深入交流,实践团得知陶家村共计约330户,其中闲置宅基地占比高达30%,凸显了宅基地资源利用的严峻形势。这些闲置宅基地的成因复杂多样,既有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的季节性闲置,也有因“一户多宅”政策执行不力而产生的长期闲置。同时,实践团也注意到,村委会在宅基地管理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如积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政策宣讲,强化“一户一宅”观念普及,以及构建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紧密协作机制,共同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
二、创新实践,激活宅基地新活力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被陶家村村民的创造力与积极性所深深打动。面对宅基地闲置问题,村民们并未坐视不理,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其中,以发展农家乐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成为盘活闲置宅基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村里的“老农庄”农家乐,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良好的口碑,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之一。此外,中小型花卉田圃产业园的兴起,更是为陶家村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直面挑战,共谋宅基地发展之策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实践团也清醒地认识到,利用闲置宅基地推动乡村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土地流转不畅、村民配合度不高、宅基地与建设用地界限模糊等问题,成为制约宅基地有效利用的关键因素。部分村民出于传统观念或利益考量,不愿将宅基地退回集体,导致集体建设用地难以集中连片开发。同时,政府在收回闲置宅基地并重新规划利用的过程中,也常因补偿不到位或村民抵触情绪而遭遇阻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宅基地的高效利用,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四、深化改革,构建宅基地发展新格局
针对上述问题,实践团成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首先,应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提高村民对宅基地流转及高效利用的认识与接受度。其次,政府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宅基地与建设用地的界限划分标准与流转程序,为宅基地的合理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还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收回闲置宅基地并重新规划利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补偿措施。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宅基地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创新经营模式等方式,激活宅基地潜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五、展望未来,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经过此次深入调研与实践探索,曲阜师范大学乡韵新篇实践团对乡村宅基地的盘活利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他们相信,只要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发展规律、勇于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当地实际的宅基地利用新模式与新路径。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团将继续关注乡村宅基地的流转与利用情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与智慧火花。同时,他们也期待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加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乡韵新篇实践团 来源: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