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感悟稻米文化”实践团人物采访

时间:2024-09-10     阅读:
  在泗洪(克氏原螯虾)推广示范基地,夏风吹拂下的水稻秧苗,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是一个面积为1000亩的稻虾共作基地,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一动一静”铺陈出田野里的灵动画卷。
  “我的稻和别人的不一样,全是有机稻,批发价每斤都要25元。”站在稻田旁的莫广尧,难掩得意的神情。
  莫广尧种地6个年头了,为了提高水稻品质,几年前他跟着身边的种粮大户尝试将水稻与龙虾进行套养,并获得成功,之后又尝试了水稻甲鱼和水稻螃蟹套养。
  喝着甘甜的洪泽湖水,长在稻田里的小龙虾个大肉肥,而小龙虾的饲料、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保障了水稻的绿色、安全,如此产出的大米更自然、香甜。
  一棵有机稻的养成,从来就不简单。
  每年6月份,基地会进行人工插秧,目前正在进行人工拔草,每轮的施肥也用人工。莫广尧告诉记者,“人工”是他们基地生产的关键词,产出一季水稻,基地要用500余名工人,如此“不计成本”,都是为了保障有机稻的品质。
  “看这个长势,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莫广尧笑着说,基地的1000亩水稻早已有了“主”,北京多个稻谷加工厂认准了基地的水稻,每年早早地便找他签订单,就等着水稻收获。
  “好田好水出好米,每一棵稻都值得被期待。”莫广尧说,让安全、新鲜、营养的有机米走得更远,如此才不负泗洪大米的盛名。
  7月23日,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来到泗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这里的稻子“把脉问诊”。张洪程认真查看水稻长势,详细了解田间管理情况。“这块地苗数不够。”“这里杂草较多,还要进一步除草。”只是看两眼,他就能准确指出问题所在,说出解决办法。
  对于泗洪稻米为何能够“香天下”,张洪程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泗洪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土壤资源、水资源以及气候条件都适宜耕种。“泗洪大米在江苏本身就是品牌大米,我们团队会用技术创新继续提高它的品质,赋予它更大的附加值,使它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面对一望无际、绿意盎然的水稻田,张洪程教授动情地说。
 
作者:周天陆 陈飞扬 付第慧     来源:“感悟稻米文化”暑期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