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探寻生命终章的温暖之光:中南大生前预嘱项目团队走进温州苍南中医院安宁疗护中心

时间:2025-04-24     阅读:
寒假期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调研团队聚焦生前预嘱与安宁疗护议题,走进浙江省温州市苍南中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与温从乐医师展开深度对话。在访谈中,团队深入了解了当地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现状、生前预嘱的实践困境与推广方向,为推动生命终末期关怀事业发展寻找新思路。

调研纪实:扎根温州,感知安宁疗护实践脉络

苍南中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从肿瘤科到专业疗护的转型之路

团队首站抵达温州市苍南中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温从乐医师介绍,自2023年8月科室成立,他便投身安宁疗护工作。此前,他主要在肿瘤科工作,服务癌症晚期患者,彼时更多聚焦于症状改善;而安宁疗护的开展,开启了从精神层面为患者提供治疗的新阶段。

特色服务:中医融合与全方位关怀

温从乐医师详细阐述了安宁疗护中心的工作内容。医生团队专注于控制患者症状,如缓解疼痛、改善恶心呕吐等;护士团队提供舒适护理,给予患者身体照料;同时,中心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采用穴位药物贴敷等手段,解决患者睡眠等问题。此外,心理照护也是重要一环。中心设有谈心室,针对患者家属意见不一的情况,通过召开“家庭会议”,召集医生、护士、心理医生及患者家属,共同商讨患者后续治疗方案,促进家庭内部意见统一。

对话现场:苍南中医院深度访谈实录

在与温从乐医师的深入交流中,团队围绕生前预嘱、安宁疗护推广等核心问题展开探讨,内容总结如下:

生前预嘱实践:现状与挑战

谈及生前预嘱,温从乐医师表示,目前医院基本不开展相关工作,主要以与家属签订住院协议为主,由家属决定治疗方案。他指出,开展生前预嘱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另一方面,当地群众受知识水平、文化程度及风俗影响,对安宁疗护存在误解,易将其视为消极治疗。不过,由于前期与家属充分沟通,目前因未开展生前预嘱而产生的冲突或变更情况较少。

推广建议:精准定位与多方协同

对于生前预嘱的推广,温从乐医师提出建议:一是精准定位推广人群,优先在医院肿瘤科、老年病科等科室,针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宣传,相比在农村或健康人群中推广,更易取得成效;二是完善法律支撑,明确相关法律规范,为生前预嘱的推行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认知度,可借助安宁疗护周等活动,通过宣讲、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开展宣传;四是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深入理解安宁疗护内涵,提升服务水平。

意义探寻:温暖生命的双向奔赴

温从乐医师分享了安宁疗护与生前预嘱的重要意义。对医务人员而言,看到患者安详离世,能减轻心理负担,获得职业成就感;对患者及家属来说,安宁疗护让患者得以尊严、舒适地度过生命最后一程,家属也能从中感受到关怀与尊重,许多家属会通过赠送锦旗表达感谢。

现状剖析:主要问题与优化路径

通过与温从乐医师的访谈,团队总结出当地安宁疗护与生前预嘱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公众对安宁疗护和生前预嘱认知不足,存在误解;另一方面,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明确法律指引,制约生前预嘱推行。
对此,团队认为可从以下方面优化:在认知提升上,利用医院资源,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通过实际案例消除公众误解;在法律层面,推动相关立法进程,明确生前预嘱的法律地位与执行规范;在服务推广中,结合医院特色,发挥中医优势,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吸引力,同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推广合力。

结语

此次温州苍南中医院之行,让调研团队深刻体会到安宁疗护与生前预嘱工作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从传统肿瘤科到特色安宁疗护中心的转型,从与家属沟通为主到期待生前预嘱的推进,每一步都凝聚着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与思考。
生命终末期关怀,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这一领域,给予更多支持与理解。让安宁疗护的温暖之光,照亮每一个生命的最后旅程,让生前预嘱成为尊重生命、守护尊严的有力保障,共同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作者:生前预嘱项目团队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