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三下乡: 情系乡村教育,助力幼苗成长

时间:2025-07-03     阅读:
  本站讯(师范学院 王焕 学生记者 刘芳 胡星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之力赋能乡村振兴,6月23日至30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推普兴乡‘语’你同行”实践团队前往九江市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开展了为期八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深入调研村情,夯实推普基础
  
  为精准有效地开展推普工作,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通书院村的村情民情,在驻村干部陶钧同志的引导下,团队参观了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村史馆,并实地考查了村内灵芝产业园、唐家湾天井老屋以及“宿写南山·五柳古村”特色名宿,综合探究通书院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把握当地村民的实际需求与推普工作的切入点,为后续活动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实践团队还专程走访慰问了村内两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余德森和邹俊林,认真聆听老党员讲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经历,并为他们拍摄制作专题视频,这不仅是对老党员们的一次深情关怀,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老党员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崇高品格是激励着我们当代大学生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推普工作注入了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
  
  
  二、精准入户推普,服务乡村治理
  
  为加强推普工作力度,队员们分组走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村民的普通话听说能力现状、使用频率及学习意愿,向村民讲解普通话在日常沟通、获取信息等方面的重要性和便利性,通过发放推普宣传材料、分享学习普通话的有效方法,激发了村民学习普通话的内在动力,提升了他们使用普通话进行基本沟通的信心和能力。结合“6.26”国际禁毒日契机,在入户推普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和毒品危害。实践队伍面向村民开展“幸福笑脸采集”活动,与村民们亲切交谈,记录村民的淳朴生活与积极面貌,传递温暖,让推普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三、情系乡村教育,助力幼苗成长
  
  实践团队聚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题活动,来到温泉镇明珠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趣味课程。通过《小瓢虫绘画》创作活动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描述颜色和形状;在“老鹰抓小鸡”等户外游戏中融入简单的普通话指令和互动儿歌;结合运动歌进行音乐律动,在唱跳中自然习得普通话韵律和词汇。课后,队员们主动为幼儿整理床铺、床架,用实际行动传递志愿精神,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针对小学生,团队在唐家湾童心港湾开设了更系统的推普课堂。以解决当地常见的方言发音问题为抓手,开展了普通话基础发音教学,帮助小学生掌握标准发音;用标准、生动、富有感情的普通话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优质普通话听、写、讲模仿范例;在书法艺术体验课程中,结合汉字书写讲解其标准的普通话读音和基本含义,让乡村儿童感受汉字与普通话的魅力。此外,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应用活动,如普通话配音秀、广播员体验等,通过游戏化、互动化的方式,全面激发小学生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推普课堂成效,孩子们纷纷表示在课程中收获颇多,立志以后要好好学习,讲好普通话。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专业所学践行使命,用青春行动彰显担当,不仅为当地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更以语言为桥梁,助力了乡村教育发展和文化振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了澎湃的青春动能。
作者:王焕 学生记者 刘芳 胡星雨     来源: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