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疫情中的那抹“党员红” ——“赤心青音”团队寻访老党员陶纪兵的抗疫故事

时间:2025-07-26     阅读:
  2025年7月19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赤心青音”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成员陶斯沛一行来到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马安镇顺利沟村寻访党员陶纪兵,这是他们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九站。此行他们将“行走的红色课堂”的足迹踏入陶纪兵工作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将要聆听陶纪兵及村党员们在疫情来袭时,挺身而出的故事。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陶纪兵们用平凡的坚守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初次听闻陶纪兵的故事,源于一次与长辈的闲聊。后来,我们多次想采访他都被他婉拒,“孩子,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党员不是前线谁上,没什么值得讲的”。这次,我们主动来到他工作的地方,他颇感意外,也被我们的真诚打动,和我们分享了那段在乡村一线战疫的难忘经历。
  在谈话间,我们了解到疫情期间,他的每一天都被抗疫任务填满。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他像上了发条的时钟,准时敲响“督促铃”,挨家挨户提醒村民按时检测。清晨,天还没亮他已穿梭在村庄小道,用沙哑却坚定的声音呼喊:“乡亲们,该做核酸咯,一个都不能落!”寒风如刀割脸,他呼出的白气转瞬消散,却仍在村里来回奔走。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疫情的阴影却笼罩着村庄。那个深夜,万籁俱寂,大多数村民早已进入梦乡,陶纪兵也刚处理完一堆防疫文件,准备打个盹。突然,紧急通知打破宁静——村里出现感染者!他瞬间清醒,顾不上披件厚衣服,转身就冲出门。外面,雨雪交加,冰冷的雨滴和雪花砸在脸上,疼得发麻。他和其他党员干部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湿滑道路上奔走,挨家挨户敲门、叫醒村民。“快起来,有情况,得去做核酸!”声音里带着焦急,却又努力平稳,生怕吓到村民。
  有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儿女不在身边,陶纪兵二话不说,骑车驮着她往检测点赶。路面滑,摩托车好几次差点失控,他紧紧把稳车头,嘴里还安慰:“奶奶,别怕,慢点儿咱也能到。”到了检测点,又小心翼翼把老人扶下来,全程陪护做完检测,再送回家里。忙完这一圈,天已经蒙蒙亮,他的手脚早已冻得失去知觉,可看着村民们都安全完成检测,脸上露出了疲惫又安心的笑。
  天亮了,他们也顾不上休息,陶纪兵们的“战斗”还在继续。骑上摩托车,后座绑着大喇叭,在村里来回转悠“乡亲们,别扎堆,居家隔离、勤洗手……”,一开始,乡亲们对于隔离防疫并不十分配合。他走村串户的脚步从未停歇,遇到不理解、嫌麻烦的村民,他不急不躁,坐下耐心劝说:“叔,这关乎咱全村人的命,可得配合……”为让防疫知识走进每一户人家,他坚持每家每户上门宣传,这样的工作场景每天都在循环上演,这份执着渐渐焐热了村民的心,大家开始主动配合防疫工作。
  谈话间,团队成员忍不住问他:“这么辛苦,您就没觉得值不值吗?”他挠挠头,憨厚地笑:“咱是党员,党给的使命,人民信咱,就得干好。自己累点无所谓,看到乡亲们平平安安,能帮上忙,就够啦。”最朴素的话语藏着最坚定的信念,那是党员对人民的承诺,对信仰的坚守。、
  
  疫情虽已结束,但那一抹“党员红”马甲,却成了村民心中最温暖的标志。现在有村民老远看见他,会笑着招手:“陶干部,又来给咱‘上课’啦!”他也笑着回应:“可得记牢咯,这‘课’关乎咱的平安!”那声音,驱散了疫情带来的阴霾,给村民们送去稳稳的安心。
  
  陶纪兵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在平凡的坚守中,以无私奉献在乡村大地上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芒。“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深植于他心中。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正是这份信念指引着他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奔走在抗疫一线,用血肉之躯为乡亲们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他的故事虽平凡但足以成为“行走的红色课堂”里鲜活的素材——危难时刻的担当,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无数像陶纪兵这样的党员干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让我们感受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足以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光芒。这份平凡中的伟大,正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注脚,激励着更多青年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日后,我们也要刻苦学习、提升本领,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像陶纪兵一样,挺身而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作者:朱妤馨 指导老师—潘姗     来源: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赤心青音”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