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领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时间:2025-07-27     阅读:
 (通讯员:谭欢)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乡村青少年从小树立爱国之志、传承革命精神。2025年7月14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寻韵昌州古郡,焕新永川乡脉”三下乡实践团开展红色教育主题课堂,精心策划三大特色课堂板块,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情感式共鸣,让红色文化直抵心灵,让革命精神照亮成长之路。
  
  图为红色课堂结束合影
  
  一、红色观影:在光影史诗中回溯峥嵘岁月,厚植家国情怀
  
  “冰雪雄魂昭日月,英雄热血铸丰碑。”本次红色观影环节,队员带领孩子们共同观看史诗级战争影片《长津湖》。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以钢铁般的意志突破敌人防线、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
  
  在观影过程中,队员谭欢通过“影片导赏—片段解析—分享感悟”的环节设计,引导孩子们走进历史现场:从志愿军战士啃食冻土豆的坚守,到“冰雕连”全员保持战斗姿态直至牺牲的悲壮;从“为了下一代不再打仗”的朴素愿望,到“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将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深意,感受革命先辈“舍生取义、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观影结束后,组织了小组讨论,鼓励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对英雄的敬意,让“爱国”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成为扎根心底的情感认同。
  
  图为队员组织观看电影《长津湖》
  
  二、诗歌朗诵:以少年之声传递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百年前,梁启超先生以《少年中国说》直抒胸臆,呼唤少年担当,展望民族未来。今日,这篇振聋发聩的经典之作,仍是激励青少年奋进的精神旗帜。
  
  在诗歌朗诵课堂上,队员谭欢以“品读—感悟—诵读”为主线,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深处。首先,通过生动的讲解,帮助孩子们理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磅礴意象,感受字里行间对少年朝气、国家未来的殷切期盼。随后,我们将引导孩子们结合自身成长与时代发展,思考“今日之少年,当如何成长为明日之栋梁”。在朗诵环节,和孩子们共读“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时的激昂,读“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时的憧憬,让文字的力量转化为内心的信念。我们相信,当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响彻课堂,“强国有我”的种子已悄然种下,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将在朗朗书声中愈发清晰。
  
  图为队员谭欢进行诗歌朗诵教学
  
  三、红歌传唱:用嘹亮旋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动能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强军战歌》以铿锵的节奏、雄壮的旋律,唱出了中国军队的铁血担当,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想。红歌是时代的印记,是精神的共鸣,传唱红歌,便是传承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在红歌传唱课堂中,唱到“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时的坚定,唱到“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时的豪迈,让激昂的歌声成为情感的宣泄、精神的洗礼。最后,我们组织集体合唱,让嘹亮的歌声回荡在乡村的天空,让“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在传唱中升华,让奋进向上的精神在旋律中传递。
  
  图为队员谭欢带领学生学习《强军战歌》
  
  红色教育是照亮青少年成长的“精神灯塔”,本次课堂以《长津湖》的光影记忆唤醒历史认知,以《少年中国说》的文字力量激发少年担当,以《强军战歌》的旋律动能凝聚奋进力量。通过这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的红色课堂,红色基因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革命精神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养分”,引导他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经典中坚定方向,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让青春之花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绚丽绽放!
作者:谭欢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寻韵昌州古郡,焕新永川乡脉”三下乡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