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海南师范大学:奔赴海口施茶村,探寻产业振兴密钥

    时间:2025-08-02     阅读:
    来源:黎倩
  (通讯员:黎倩)7月9日,为探寻“文化赋能、旅游带动”的乡村特色发展路径,解锁“旅游+百业”“百业+旅游”的融合密钥,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循迹琼崖・红韵兴乡”实践团奔赴海南省海口市施茶村开展暑期实践。26名队员分为四个行动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居民科普宣讲、游客满意度调研及科学普及服务,形成全方位的实践矩阵。
  
  图为实践团与当地村干部围坐交流火山石斛产业发展问题。黎倩 供图
  
  抵达施茶村后,实践团首站走进村委会,与当地村干部围坐交流。村干部详细介绍了火山石斛如何突破地质限制实现“石上生金”,以及乡村旅游在保护火山生态与创新体验项目间寻求平衡的具体做法。
  
  围绕这些核心问题,实践团以“文化-产业”互动融合为主线,沿火山岩铺就的小径深入田间地头,在石斛种植基地与农户交流种植技术、产量及销售情况,了解火山石斛突破地质限制的实际操作细节。农户表示:“一开始在火山石上种石斛确实难,石头不保水,我们就摸索着用特殊的基质,还学了滴灌技术,现在不仅能种活,产量还逐年提高,收入也跟着涨。”
  
  实践团还走进民宿街区,与经营者探讨如何在保护火山生态的前提下开展业态创新,同时向游客询问对当地旅游体验项目的感受以及对生态保护措施的看法。游客提到:“这里的民宿很有特色,保留了火山村的风貌,而且感觉村里对环境的保护做得不错,空气好、景色也原生态,玩得很舒心。”实践团成员们详细记录相关信息,用镜头拍下火山石上的绿植、古茶亭的新貌。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引导下,在火山石斛园参观学习。宋昊琳 供图
  
  火山石斛作为施茶村的重要特色,其生长情况也受到实践团关注。成员们俯身观察生长在火山石上的石斛,详细了解其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种植技术及深加工情况。据介绍,施茶村已形成从石斛鲜条采摘到石斛粉、石斛酒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这一产业链实现了“石上生金”,带动全村年增收超千万元。实践团成员颜璐在调研笔记中记录了相关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村史馆参观学习施茶村村史。杨善芳 供图
  
  当地有“不嫁金不嫁银,檐下缸多就成亲”的说法,这体现了施茶村先民应对缺水环境的生存智慧。实践团成员在村史馆看到陈列的12口大小不一的储水缸后,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思考。其间,成员陈敏生蹲下身,用手机近距离拍摄水缸上的冰裂纹路,并不时与其他成员讨论。大家提出,这些水缸不仅是文物,还可作为文化IP进行开发,例如设计“水缸彩绘”让游客参与绘制先民储水场景,开发“储水游戏”模拟不同水缸的储水量计算等互动项目,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施茶村的水文化。实践团成员黎倩在村史馆的留言本上写道:“每一件老物件都是活着的历史。”
  
  图为“循迹琼崖·红韵兴乡”实践团成员与施茶村干部合影。陈敏生 供图
  
  在对施茶村的水文化等本土文化进行了解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关注到,火山石斛产业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链条,实现了“石上生金”,为村民带来了实际收入。带队老师提到,乡村振兴需要依托特色产业筑牢经济基础,同时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