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赋能蓝莓产业 校地共谱振兴篇章

    时间:2025-08-17     阅读: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赴怀宁县黄墩镇暑期社会实践团
2025年7月7日,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赴怀宁县黄墩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安庆市怀宁县皖西南综合试验站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该站由安徽农业大学与怀宁县政府于2020年3月共建,是安徽农业大学在全省布局的第八个综合试验站。实践团深入皖西南综合试验站与科技小院,见证了科技如何精准滴灌特色产业,助力怀宁蓝莓从田间走向深加工的全链条升级。 
皖西南试验站:校地联手的科技“加速器”
在皖西南综合试验站,徐支青站长与实践团展开深入交流,徐站长热情地向实践团队员们介绍试验站的基本情况:2020年3月,怀宁县政府投资建成试验站并交由安徽农业大学运营,聚焦蓝莓、粮油等五大产业,组建专家团队。试验站培育出“皖蓝莓1号”“皖蓝莓2号”等新品种,应用富硒土壤改良技术,助推蓝莓种植面积达8.8万亩,目标突破10万亩。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种植大棚,近距离观摩土壤传感器的智慧农业实时监测系统,探究不同品种蓝莓生长条件的差异,了解适宜的栽培模式,筛选出适合怀宁县推广的品种及优良单株。希望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助力蓝莓产业更上一层楼。

图为实践团与徐站长进行座谈会。陈若愚 供图
科技小院:产学研融合的“孵化器”
步入蓝莓科技小院的加工车间,全自动蒸馏设备正精准调控着酒精度,现代化的生产流程令人眼前一亮。据汪厂长介绍,这套‘掐头去尾’的精妙工艺能有效去除杂质,实现高效生产,凸显标准化生产的优势。科技小院与安徽农业大学保持着深度合作,研发“烫漂技术”突破花青素提取难题,使产品营养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展示区,队员们品尝了口感酸甜、风味浓郁的NFC蓝莓果汁,纷纷赞不绝口。交流中,汪厂长分享了投身蓝莓产业的初心:“做蓝莓酒,是为了顺应当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让优质农产品真正提升大众幸福感。”
谈及未来,实践团提出蓝莓冻干技术,希望开发出新型的蓝莓产品。在王宇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与汪厂长深入交流,探讨蓝莓水分的去除方案,最大程度地保留蓝莓的营养成分、色泽和风味。

图为汪厂长介绍车间设备,易西妮 供图
久越蓝莓园:科技绘就产业发展画卷
七月上旬,怀宁多数蓝莓园已过产季,久越蓝莓园却还留有部分尾果。在清甜的果香中,蔡老板向实践团讲述了果园的发展——从最初的500亩精简至100亩,最终锁定南高丛蓝莓品种。
在采访过程中,蔡老板表示农业的发展从不是一帆风顺。2022年的大旱让不少果树枯死,今年的连续降雨又让部分果实烂在地里,露天种植的“靠天吃饭”让她深知风险。为此,她开始探索“鲜果+深加工”双线发展:开发雪花酥、牛轧糖等衍生品, “但像花青素提取这类高端工艺,需要大资本支持,我们暂时还碰不了。”蔡老板的话语中,既有对现状的清醒认知,也藏着对突破的期待。
提到100吨库存消化问题,实践团看出了蔡老板的困难,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队员主动发言,提出电商销售新路径:利用抖音拍摄宣传小视频,向大家展示蓝莓种植生产过程;创建线上商店,提供购买的多种途径。同时,队员们为蔡老板提供拍摄新方向,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利用科技的力量解决了难题,蔡老板的脸上也展露笑容。

图为实践队成员就蓝莓痛点与老板深度交谈 易西妮供图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扎进泥土里。”实践团队员在实验田感悟到:未来,若能将所学所长融入乡村振兴,便能在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我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通讯员 罗雨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