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至7月20日,广东财经大学鼓韵法声实践团奔赴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村,以“普法宣传+文旅建设+IP文创设计”为核心路径,深度挖掘瑶族文化价值,为油岭村乡村振兴与文旅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实践团到油岭歌堂)
普法筑基,护航文旅传承 为增强油岭人民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能力,本次实践团特别聚焦油岭村妇女儿童的法治需求,开展精准普法行动。实践团围绕非遗传承保护,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阐明法律对瑶族长鼓舞、刺绣等文化遗产的守护作用;针对妇女权益,结合《妇女权益保障法》,以案例剖析婚姻、劳动权益维护要点;聚焦校园欺凌与禁毒,通过知识问答、情景模拟,传递《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法》知识。法治宣传活动的开展获得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实践团相信,当法治宣传结合生活,当村民亲自参与互动,无形间筑牢的权益“防护网”会为文旅发展营造稳定法治环境。
(实践团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文旅深耕,激活文化动能 深入连南瑶山,踏寻瑶族文化,实践团开启沉浸式文化探索之旅。实践团参观在中国瑶族博物馆,追溯瑶族千年迁徙史,阅览女书文字,读长鼓舞历史;深入油岭村非遗刺绣工坊,见证绣娘们用针针线线,将生活场景化作“冰雹纹”“人形纹”的指尖艺术,感受非遗传承与经济转化的联结;参与拾月拾陆文创园瑶服T台秀,领略大麦山平装的质朴、香坪女盛装的秀丽,亲身体验传统瑶服与现代时尚的碰撞。从静态展览到动态体验,实践团一步步梳理文化脉络,书写记录,为文旅融合积累素材。
(瑶服T台秀后台合照)
文创破局,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基层探访和深入调研,实践团了解到油岭村正瞄准文旅经济计划发展。其中,针对“项目分散、互动不足”的痛点,实践团斟酌提出IP文创赋能策略,希望在助力油岭村在构建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促进文旅业发展。挖掘瑶族文化符号,如长鼓舞鼓纹、刺绣图案、瑶服形制,设计系列文创产品——刺绣衍生饰品、瑶服元素书签、长鼓舞主题手办等,将文化基因转化为消费载体;规划“线上+线下”推广链路,借短视频平台讲述文创背后的非遗故事,吸引游客关注;联动当地商户,打造“文化体验+文创消费”场景。实践团希望可以通过文创,激活青年返乡创业热情,助力油岭村构建“文化传承-油岭发展-人才回流”的文旅闭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实践团与村领导干部交流)
从普法筑基护航发展,到文旅深耕挖掘价值,再到文创破局助力乡村振兴,广东财经大学鼓韵法声实践团以“三位一体”模式,为油岭村文旅发展注入活力。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让瑶族文化“活”在当下、“火”向未来,助力连南乡村振兴书写新篇,为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贡献“广财智慧”!
(实践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