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为积极响应国家“百千万工程”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健康事业发展,广东药科大学“药智云卫”突击队于近日赴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源潭村,开展以“用药安全与慢性病管理”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需求调研、药箱整理、科普讲座、义诊等多元化服务,切实提升村民健康意识,为乡村健康管理注入专业力量。
图为突击队队长询问村民是否具有用药安全意识
聚焦痛点,以专业赋能健康服务 源潭村存在用药安全意识薄弱、慢性病管理不足等问题。出发前,“药智云卫”团队针对这些痛点,系统学习药物警戒、慢性病用药指导等专业知识,并基于前期线上调研中“80%村民不了解用药安全”“90%无健康管理规划”的反馈,设计《公众药物警戒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内容涵盖用药认知、慢病管理习惯等维度。同时,团队定制科普手册、药箱整理方案,准备血压计、血糖仪等工具,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
图为实践队出发前学习药物警戒、慢性病用药指导等专业知识
双线并行,健康服务“零距离” 活动期间,团队兵分多路深入源潭村,走访20余户家庭(覆盖老、中、青不同年龄段),通过“拉家常式”访谈完成问卷收集,并同步开展“家庭药箱规范化整理”。队员们发现,村民普遍存在“药物与保健品混放”“过期药随意丢弃”“慢性病用药依从性差(如自行减量停药)”等问题。对此,团队指导村民按“急救药、慢病药、外用药”分区存放,清理过期药品30余盒,并张贴“储存温度提示”“用药时间表”等标签,帮助村民建立科学用药习惯。
针对村民健康知识需求,团队联合村委开展2场“慢病管理科普讲座”,用方言结合案例讲解常见误区(如“症状轻就停药”“用保健品替代药物”),现场演示血压、血糖自测方法,并发放印有药名、剂量、服用时间的“慢性病科普手册”及驱蚊香囊。同步开展的义诊活动(测量血压血糖、解答用药疑问)惠及村民200余人次,获得广泛好评。
图为实践队成员科普慢性病相关知识
长效护航,推动健康管理从“点到面” 此次活动不仅为村民送去即时服务,更为后续健康档案建立与随访机制奠定基础。团队已着手撰写《源潭村慢性病调研报告》,计划提交至村委会及镇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推动两项落地措施——为慢病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试点“季度用药随访制度”,推动健康管理从“一次性科普”转向“常态化守护”。
图为实践队队员整理问卷数据
青春担当:在实践中践行药学使命 “看到村民从疑惑到主动询问用药知识,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普的意义。”队长禤健东表示,活动不仅提升了团队药学服务能力,更深化了对医药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理解。成员周雯雪则提到,在整理药箱时发现村民误服过期药的情况,更加坚定了她投身药学服务的决心,“未来将以更专业的技能服务乡村,让安全用药理念扎根基层”。
图为实践队在源潭村合照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广东药科大学服务地方健康的生动实践。为响应十四五的号召,“药智云卫”团队以“药”为媒、以“智”为翼,为源潭村织密健康防护网,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助力更多乡村筑牢“健康防线”。
文字:李雨晴
摄影:张俊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