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安徽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探秘蓝莓产业振兴路

    时间:2025-09-08     阅读:
    来源:朱颖
  七月盛夏启新程,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赴怀宁县黄墩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七月深入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开启了一场探寻蓝莓产业发展奥秘的精彩之旅。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对怀宁蓝莓产业的调研中,从皖西南综合试验站的科研攻关,到蓝莓科技小院的深度交流,再到各蓝莓园的实地走访,他们见证了蓝莓如何从田间地头的果实,一步步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也深刻感受到了蓝莓产业背后的科技力量、创业艰苦与无限潜力。
  
  科技赋能,解锁蓝莓种植“新密码”
  
  实践团首站来到皖西南综合试验站。在徐支青站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站内的核心实验室与蓝莓种植示范基地。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专注于蓝莓品种的基因优化实验;组培室内,无菌环境下培育的蓝莓幼苗长势喜人;户外种植大棚中,土壤里埋置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着湿度、酸碱度等数据,科技对传统农业的赋能可见一斑。徐支青站长介绍,怀宁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了五大产业联盟,蓝莓产业凭借规模与特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蓝色引擎”。试验站的建立旨在破解当地农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团队成员在皖西南试验站与徐支青站长座谈
  
  产业融合,领略蓝莓多元“新魅力”
  
  随后实践团在王宇老师和汪百根厂长带领下走进蓝莓科技小院,开启了一场融合科技与产业的深度研学之旅。在蓝莓酒加工车间,全自动蒸馏设备精准控制酒精浓度,橡木桶赋予蓝莓白兰地独特香气;在蓝莓干加工车间里,烘干时加入糖的小细节优化了口感与风味;产品陈列馆中,蓝莓果汁、蓝莓干红、蓝莓白兰地等系列产品琳琅满目,其花青素含量远超同类产品。实践团在王宇老师的带领下,与汪百根厂长展开学习交流,探讨了蓝莓发展产业中各种新兴技术的应用以及遇到的技术瓶颈难题,汪厂长也和团队成员分享了投身蓝莓产业的初心:“做蓝莓酒,是为了顺应当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让优质农产品真正提升大众幸福感。”
  
  团队成员深度探访独秀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创新探索,圆梦小浆果“大梦想”
  
  在园主蔡节妹的热情接待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久越蓝莓园。久越蓝莓园目前精简到100多亩,选定南高丛蓝莓为主栽品种。调研中蔡老板坦言,农业受天气制约明显,正考虑建简易设施抵御风险,但设施投入压力大。产业链延伸方面,虽已推出多种深加工产品,但花青素提取等高端工艺需大资本支持。在销售端,蔡老板尝试线上销售,探索生产和销售分工模式,但偏远区位和人才短缺仍是难题。尽管困难重重,但蔡老板从未停下创新发展的脚步,果园蓝莓深加工多元化,有果汁、果酒、手工DIY产品,还与蜜雪冰城联名,蔡老板不停创新,借电商培训尝试线上销售,探索产销分工,计划与研学基地合作、研发新品,体现出了小蓝莓的巨大增值潜力。最后团队成员在蔡老板的带领下步入久越蓝莓园亲自体验了蓝莓采摘活动,顶着高温成员们都深感蓝莓种植与采摘的艰辛与不易。
  
  久越蓝莓园蓝莓长势喜人
  
  公益科普,传递蓝莓产业“新温度”
  
  公益服务与产业调研高效协同。在独秀山社区,实践团以蓝莓为主题,打造“食品安全科普课堂”,通过PPT形象演示、果蔬模型图绘等生动形式,向20余名儿童传递健康饮食常识,发放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手册50余份;深入栗山村后,队员们为村民详解食品安全规范,同时收集种植与推广中的具体问题,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乡村文明进步。“孩子们讲得接地气,我们用得上,这样的科普真暖心!”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公益服务的民生温度。
  
  团队成员向当地居民、商户进行食品科普
  
  此次安徽农业大学学子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实验室与生产车间中真切感受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大力量,见证了蓝莓产业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链条创新实践,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产业发展的艰辛与希望。团队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返程,未来他们将继续以专业所长为笔,以实践所得为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让“蓝色引擎”的故事在更多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
  
  团队成员在皖西南试验站试验基地合照
  
  (文/朱颖;图/易西妮陈若愚)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