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走进白沙古镇,追溯红色足迹

时间:2023-08-29 关注:
千年古镇,人文白沙。为继续探索重庆红色文化,“红岩渝景,赓续前行”西大重庆队,于8月24日来到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走访。白沙镇的红色文化丰富多样,通过遗址、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将革命历史和精神延续至今。团队共参观了白沙镇抗战遗址群、红色驿站、夏公馆、中师纪念馆以及影视教育基地五个红色景区,进行了一段对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的探索之旅。  
      
白沙之行第一站——抗战遗址群  
8月24日上午,调研团成员走进白沙镇参观白沙抗战遗址群,包括有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夏公馆、红色驿站。  
上午九时许,成员们来到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它位于白沙镇中心路246号,修建于民国初年,为两楼一底的仿日砖木穿斗结构房屋,建筑面积约1100多平方米。1940年,国民政府借用当地民居作办公地点,属保密单位,外界知之甚少。该旧址对研究抗战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仲实公馆位于白沙镇中兴路176号。夏公馆是抗日爱国将领夏仲实将军的私人官邸,土木石结构,复四合建筑汇聚战时期重庆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红色驿站被修建在白沙镇遗址群沿路上。白沙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一刻钟”党建服务圈为抓手,在村(社区)各党支部建立“红色驿站”,将党群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党群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推动党员群众表达诉求渠道更加畅通,生活和办事更加方便,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据站内工作人员告知,他们通常为镇内居民办理低保五保、解决农产品滞销、申请救助资金、化解矛盾纠纷、指导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援助、进行心理疏导等。一件件实事可谓办在了老百姓心坎上。此外,红色驿站内摆放有红色读物以及白沙镇红色沿革的展板,使红色故事得以传播。  
白沙之行第三站——中师纪念馆  
在白沙镇朝天嘴码头附近,团队成员偶遇了两位引人瞩目的热心老人。一位是当地著名企业家,另一位则是廖振东老先生,曾在白沙镇担任武装部部长,目前担任中山镇副镇长。交谈中,两名老先生数次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叮嘱我们一定要将所学理论付诸于实践之中,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又引用了党的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一定要自我反省及时纠错。同时,成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两位老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红岩精神的敬仰。分别前,两位老先生对我们的实践内容表示了肯定,激动地为我们介绍了白沙镇的文化景点,告诉我们中师纪念馆值得一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革命重镇蕴养了两位正气凛然的老先生,而老先生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良多,这种如传承般的感觉让我们对党史学习的意义豁然开朗。  
   
听取了镇内老干部的建议,团队成员来到了中师纪念馆。它是全国首个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清末民初建筑“朱家洋房”。陈列馆室内总布展面积约1945平方米,设有两层参观空间,馆内设有序厅以及“百年中师薪火相承”、“深耕巴渝兴教川渝”、“江津师范春风化雨”、“时代印记师范华章”等四部分内容,全面展示了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百年历史。陈列馆旁的全国首个“中师主题文化街区”全长1.6公里,包含中师岁月、中师精神、“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场景墙绘等20余个场景,深度挖掘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还原重要的文化印迹、教书育人的生活场景,为我国新时代师范教育提供借鉴。  
                    
   
参观完中师纪念馆,成员们无不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想信念所打动,无不为“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态度所折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百年中师,师范百年!  
   
               
白沙之行第三站——影视教育基地  
8月24日下午,调研团成员们来到白沙镇影视基地,进行实地学习。白沙影视基地主要景点由抗战胜利纪功碑、民国政府大楼、国泰大剧院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以老重庆风貌和抗战题材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在白沙影视基地取景的有电视剧《江姐》《重庆谍战》、电影《一九四二》等作品。这些作品也是传播红岩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白沙镇重庆影视基地是重庆首个以老重庆风貌和抗战题材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已形成古街风情拍摄区、抗战文化遗址拍摄区、自然风光拍摄区等四大主题拍摄区,在西南地区颇具影响力。通过参观求访我们了解到白沙古镇依托该影视基地,与塘河镇、中山镇、四面山镇结成“1+N"影视产业发展战略圈,并以巫山为终点组成“沿江影视产业带”,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成立白沙工业园区,为城镇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广阔前景。  
在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红色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展示。抗战遗址群和夏公馆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战者的英勇奋斗和不屈精神;红色驿站则是对党史的传播和对红色基因的继承,一心一意为人民服;老干部告诫我们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师纪念馆还原重要的文化印迹、教书育人的生活场景,为我国新时代师范教育提供借鉴;白沙影视教育基地是以老重庆风貌和抗战题材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在传播当地抗战经历和红色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走访一遭,团队成员更加深入了解、珍视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价值,更加坚定了将党史学习付诸行动实践的决心,传播党史,发扬红色文化,义不容辞!
文: 龚晓蔓 喻俊哲 任海梅 古斌斌
图:龚晓蔓 王子睿
作者:龚晓蔓 喻俊哲 任海梅 古斌斌 来源:“红岩渝景,赓续前行”西大重庆队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