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峥嵘岁月——蒋禄专访

时间:2024-08-30     阅读: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峥嵘岁月——蒋禄专访
追寻英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2024年8月24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三下乡队伍“追溯红色记忆,共赴红色征程”深入一团,来到了鑫裕小区,通过对蒋禄老同志的采访,让团队各成员了解到了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
初入战场,困难重重
据蒋禄老人回忆,自己当时在成都参加了起义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了。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国家和人民都在经受着巨大的苦难。蒋禄老人一直在战火纷飞中成长,看着一次次被战火燃烧,心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所以在1952年,蒋禄老人毅然决然参加到了抗美援朝的战争中。
当时只有二十岁出头的蒋禄,身后已然空无一人,早逝的母亲,被日军轰炸去世的父亲,少年时期一直在流浪,为别人做工换取生存下的机会,出征那天,蒋禄老人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为国家奉献最后一滴血。
六月,七月的时候,暴雨不断,山区洪水猖獗,蒋禄老人所在的部队在山区可谓是寸步难行,不少年轻的战士被洪水夺去了生命,战事紧急,没有时间留给他们伤感,蒋禄老人和剩下的战士们只能背负着战友们未达成的心愿忍痛前行。
到了鸭绿江后,蒋禄老人和他的战友们面临着更大的考验,朝鲜五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似乎也在诉说着对战争的不满。天上是冰冷的雨水夹杂着雪,地上是坚硬的冰面和又深又厚的雪,衣服是薄薄一层棉的,鞋子是破烂的,肚子里是只有草根和雪水的,蒋禄老人亲眼看着队友消失在茫茫雪海中,好不容易熬过黑夜,却发现身边的战友变成了冰雕,屹立在鸭绿江的冰面上。
这样极端的天气,恶劣的环境并没有使蒋禄老人及他的战友们退缩,他们依旧勇往直前。
战火纷纷,恪尽职守
到了朝鲜战场,蒋禄老人被编入了二十一军六十三师一八九团,在团里任职通讯员,每天的任务非常重要,要精准传达好上面的信息,方便前线与后方及时沟通,减少损失。战斗是残酷的每一次交火都意味着生命的风险。但想到身后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蒋禄老人的战友在前线与美军作战,保卫我们的友邻朝鲜人民,而他恪尽职守,做好每一次的通讯工作。
战争虽然艰难,但我们志愿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1953年,当停战协定签署的消息传来时,蒋禄和战友们激动得相拥而泣。那一刻,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变得值得。
和平不易,珍惜当下
战争结束后,蒋禄老人曾换过多次岗位,这期间的心酸只有他知道,他深知自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他一直在和团队成员们说,要读好书,上好学,才能有出路。
多经辗转,蒋禄老人最后应征国家号召,来到了新疆,建设新疆。据蒋禄老人回忆,他和一群建设边疆的人先是开荒,在荒无人烟的荒漠中,一天一天机械地重复着挖泥巴,烈日炎炎,可谓是苦不堪言,后面又开始挖路,修公路,现在一团一条条笔直的公路,少不了蒋禄老人他们的一锹一铲。
虽然最后蒋禄老人没选择回到故乡,而是留在了遥远的边疆,开拓将建设,尽管身体上留下了战争、劳作的痕迹,但蒋禄老人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那些年里,蒋禄老人见证了边疆的变化,兵团的变化,也见证了国家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如今,蒋禄老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晚年。回首过去,那些在战场上度过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蒋禄老人常常告诫年轻一代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因为这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希望通过他的故事,能够让人们记住历史,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安宁而奋斗的人们。
红色血脉,代代赓续。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感悟到崇高的抗美援朝的革命精神,兵团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胡杨精神,以“追溯红色记忆,共赴红色征程”的为代表的青年胡杨学子们将赓续红色血脉,筑牢胡杨精神信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文|张文雅 摄|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