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讯】依山傍水,林果飘香,在燕山南麓与怀柔水库潋滟水光的交汇处,一座承载着红色记忆与山水灵韵的村庄——杨家东庄,正以“科学+生态+文化”的独特发展模式惊艳蜕变。村庄凭借“三山环抱、一水相拥”的生态基底,依托国家级天文观测基地与现代化樱桃产业园,构建起集科研科普、农旅融合、红色传承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本,成为距离北京市中心仅60公里的“山水会客厅”。
一轴两翼:导航图里的发展密码
杨家东庄村总面积3001亩,北倚苍翠群山,南接怀柔水库西北岸碧波,与卧龙岗村、秦家东庄村等形成生态联动带。村庄布局以怀长路为发展主轴,东翼坐落着国际知名的怀柔太阳观测基地,西翼延伸着130亩樱桃产业园,形成“科研高地与生态农业比翼齐飞”的空间格局。村内绿树覆盖率超65%,6.8公里环库步道串联起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实现“300米见绿、500米亲水”的宜居场景。
天文之光:科学脉动激活古村
作为我国太阳物理研究的前沿阵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自1984年扎根于此,凭借全球领先的太阳磁场望远镜,持续38年捕捉太阳黑子、耀斑等爆发活动数据。这座距离北京市中心仅1小时车程的“科学地标”,年接待天文研学团队超万人次。观测站银白色球形建筑与怀柔水库的粼粼波光交相辉映,形成“科学装置入画来”的独特景致,其夜间星空观测项目更成为京津冀天文爱好者的“打卡圣地”。
樱桃产业:深水灌溉育出绿色金果
杨家东庄的樱桃产业园,以380米深岩层水灌溉、全程农家肥培育的生态标准,打造出“水岸樱桃”地理标识产品。130亩标准化种植区优选美早、黑珍珠、红灯、大水晶四大品种,果实维生素含量高于普通樱桃30%,每年5月中旬上市即成市场焦点。园区创新推出“樱桃+”:春季赏花节、采摘音乐季、果酱手作体验等农旅融合项目,带动户均年增收2.4万元,小樱桃成为撬动生态经济的“黄金杠杆”。
时空交响:历史文脉遇见现代文明
村庄在守护中焕新历史记忆:二郎庙遗址的明代石构件与天文台的现代科技建筑形成时空对话;平顶山古寨的戍边故事通过AR技术重现;村史馆内烈士名录与票夹厂老照片,见证着从抗战烽火到改革开放的峥嵘岁月。如今,智慧乡村建设让古村焕发新生——5G网络覆盖全村,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年减碳800吨,文化公园、滨水栈道、星级民宿集群构建全时旅游生态。
生态屏障:怀柔水库润泽千年
作为杨家东庄"一水相拥"战略的核心载体,怀柔水库以1.44亿立方米的库容,宛若明珠镶嵌在燕山群峰之间。这座1958年建成的水利丰碑,既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地,更是滋养区域发展的生态命脉。水库西岸与杨家东庄8公里环库步道无缝衔接,形成"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生态廊道,其三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连续15年保持100%,成为50余种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库区实施全封闭管理,设置生态涵养林2300亩,建成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生态湿地净化系统。杨家东庄樱桃产业园正是受益于水库滋养的380米深岩裂隙水,造就了"水岸樱桃"的独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