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参观刘尔崧纪念馆--铭记七七国殇,赓续爱国血脉

时间:2025-07-07     阅读: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全国性抗战就此拉开序幕。历经全体同胞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奋战,我们终迎全面胜利,得以洗刷民族耻辱,挺直脊梁做人。

  八十八载光阴如驹过隙,时序更迭至 2025 年 7 月 7 日,此日为周一。慈心筑梦实践队置身河源紫金县已八日,今日亦是开启支教征程的伊始之日,又逢卢沟桥事变纪念日。为将爱国情怀深植人心,以先辈精神滋养后学,15 位共青团员携 32 位紫城镇第二小学的少先队员,奔赴中山公园山麓的刘尔崧纪念馆。

  中山公园山麓,刘尔崧纪念馆古朴庄重,在绿树掩映下更显肃穆。少先队员们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踏入这片神圣之地。刘尔崧同志,我党早期党员先锋,工人运动领袖翘楚。他自幼立下报国宏志,踊跃投身爱国运动,23 岁便领导工人运动,振臂高呼反帝口号,是我党早期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1927 年风云突变,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刘尔崧同志不幸被捕。狱中,他宁折不弯,临刑前高呼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于广州珠江白鹅潭,年仅 28 岁。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如流星般闪耀,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踏入纪念馆,刘尔崧同志的铜像巍然矗立,那坚毅的目光、挺拔的身姿,仿若穿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苦难与抗争。全体成员心生崇敬与缅怀之情,现场一片寂静,时间仿佛凝固,少先队员们仿若跨越时空与英雄对话,从那铜像中感受到了先辈的伟岸与不屈。

  共青团员代表沉稳主持仪式,全体在铜像前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响彻纪念馆,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少先队员们对祖亲的热爱与守护之志。那嘹亮的歌声,如同一把把利剑,刺破历史的阴霾;又似声声号角,激励着少年们奋勇向前,传承先辈遗志,捍卫祖国尊严。

  国歌落音,共青团员代表饱含深情地讲述刘尔崧同志生平。从童年立志,怀揣救国救民之志,到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带领工人们为争取权益、反抗压迫而不懈斗争;再到英勇就义,视死如归,留下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每一段经历都似重重鼓点,叩响少先队员们的心灵之门。他们听得聚精会神,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敬仰与对那段历史的深刻思索,切身感受到先辈们不惧艰险、为国捐躯的分量,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继而,实践队引领少先队员们齐声诵读刘尔崧同志名言 “海可枯,石可烂,此志不能移”。那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馆内久久回荡,这不仅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更是新时代少年对祖国许下的庄重承诺。以刘尔崧精神为灯塔,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今后的每一步成长之路,努力学习,锤炼品格,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全体高歌少先队队歌,清脆歌声满载理想与希望,飘荡在纪念馆上空。在雄壮的歌声中,大家依依不舍地完成合影,为这场意义非凡的纪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然而,爱国之火已在少年心间熊熊燃起,那火焰必将照亮他们未来的漫漫征途。刘尔崧同志的精神,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少先队员们的心中,激励着他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爱国情怀永不褪色。

  来源: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慈心筑梦实践队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