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育新苗 青春映红番茄园
——土木建筑学院“三下乡”支教团深入米坊村感知现代农业脉搏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讯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青村调色盘团队“三下乡”支教团将社会实践的课堂延伸至广阔的田间地头。清晨,队员们精神抖擞,前往重庆市合川区米坊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农业体验之旅,亲身感受科技兴农的蓬勃力量与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一、科技赋能的柑橘产业链
1560亩标准化果园内,智能滴灌系统正精准输送水肥。通过手机终端远程操控,果农可实时监测果树生长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核心助农产品的宽皮柑橘,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
智慧种植:土壤传感器动态调节酸碱度,确保果实糖度稳定在14%以上
助农模式:采用“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解决小农户销售难题
直播赋能:返乡青年团队搭建电商直播间,日销宽皮柑橘超3000斤
在集体经济展销中心,成箱的宽皮柑橘贴着“云峰蜜柑”地理标志整装待发。2023年该单品带动村集体增收16万元,农户人均分红增长35%。一位果农向我们展示手机到账信息:“宽皮柑橘季就能挣半年钱!”
图示宽皮柑橘(摄影:邹宜伶)
二、雾耕革命:当番茄离开土壤
午后转战雾耕农服-健康果蔬采摘体验园,颠覆性的种植场景震撼全场:5米高的白色栽培架上,番茄根系悬垂空中。智能喷头定时喷射雾化营养液,饱满的果实如红宝石缀满枝头。技术员现场演示:
空间革命:立体种植使单位面积产量提升3倍
纯净生长:隔绝土壤污染,重金属检出率为零
智能管控:云端系统自动调节温湿度,能耗降低40%
它正以零农药残留、节水90%的技术标准,重新定义绿色农业的未来。
图示水培番茄 (摄影:邹宜伶)
团队成员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深入智能温室大棚,开启了一场充满科技感的农业探索之旅。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无土气雾栽培技术,白色管道如同植物的“专属营养外卖通道”,通过定时输送18种营养元素,打破了传统土壤种植的限制,不仅有效减少病虫害,还大幅提升了小番茄的产量与品质。棚内种植的樱桃番茄、黑珍珠等多个特色品种,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这一“超级大脑”的精准调控下,得益于适宜的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颗颗果实饱满,色泽诱人,挂满枝头,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负责人介绍无土栽培技术 (摄影:王卓)
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仔细观察不同品种小番茄叶片锯齿、花序形态等细微差异,认真记录种植要点,并就种植成本、市场销售等问题与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恰逢采摘期,团队成员还亲身体验了小番茄的采摘工作,将一颗颗成熟的果实小心翼翼摘下,感受着丰收的喜悦,也体会到现代农业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
成员在水培番茄大棚外合影 (摄影:王卓)
未来,安徽理工大学与米坊村将继续深化合作,在农产品仓储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相信在高校智力支持和乡村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下,米坊村的黄瓜、宽皮柑橘、水培小番茄必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