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法治精神、了解基层法庭工作、学习基层调解经验,2025年7月9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青衿知行团走进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人民法庭,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教育课。
城南庄人民法庭审判庭李庭长首先向知行团详细介绍了法庭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核心。他强调,该院在司法工作中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群众参与司法的作用,大力推行司法公开与巡回办案。李庭长介绍,法庭自建立以来,不断健全基层司法工作的定期与不定期巡视及巡回就审制度,司法干部以身作则、现身说法,有效推动了区域内民事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基层调解工作方面,李庭长重点向知行团成员展示了“枫桥经验”在当地化解矛盾纠纷的实践成效。他表示,通过应用这一经验,大量纠纷得以就地化解,显著减少了诉讼案件数量,诉讼前调解成功的案件数量从2023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5%,上诉率仅为0.27%,有效减轻了当事人因诉讼程序繁琐造成的诉累,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切实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目标。

图为李庭长为成员们讲解城南庄人民法庭的发展历程(张境轩 罗上杰供图)
党建工作方面,城南庄人民法庭坚持“多维”聚力,积极探索创新“党建+N”工作模式。这一模式有效整合了资源,使法庭工作从单兵作战转变为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多元化解纷。
关于陪审制度,李庭长提到,法庭积极邀请人民调解员和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审理。调解员来自基层,熟悉当地情况,旁听有助于提升其法律素养,为日后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奠定基础。同时,邀请政协委员旁听,既是对调解工作的有效监督,也是提升调解工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图为李庭长为成员们答疑解惑(张境轩 罗上杰供图)
为让知行团成员更直观地感受法庭审判的严肃性与公正性,李庭长特别安排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成员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原告、被告等角色,模拟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通过沉浸式体验,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法庭审判程序和规则。在模拟法庭上,大家围绕矛盾焦点展开充分辩论,最终在法律框架下达成了调解协议。

图为成员们体验模拟法庭(张境轩 罗上杰供图)
此次城南庄人民法院的研学活动,让青衿知行团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从智慧司法到多元解纷,从便民服务到诉源治理,每一项举措都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担当。城南庄法院的实践,不仅丰富了“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上,这样的探索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