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可欣、李姝欣
七月的石河子,暑气渐浓,红山街道42社区的活动室里却涌动着别样的温暖。连续两天,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红色课堂”走进这里,用书香浸润童心,以光影连接历史,为社区的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红色记忆的温暖小路。
童声诵经典:稚嫩嗓音里的赤诚与成长
7月7日清晨,活动室的桌椅刚摆好,社区的孩子们就攥着各自准备的红色作品开始候场。这群孩子之中有的小手紧张地捏着书页边角,有的眼睛盯着讲台来回打量——这是“诵读红色经典,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的现场,也是孩子们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
“别担心,你的妈妈说了你这几天练习得特别用功!”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半蹲下来,轻轻拍着孩子们的肩膀。温柔的鼓励像颗定心丸,让原本紧绷的小脸蛋慢慢绽开笑容。
当掌声响起,第一个孩子攥着《少年中国说》走上台。起初声音还有些发颤,可读到“少年强则国强”时,小小的胸膛挺得笔直,眼里闪烁着认真的光。紧接着,下一个男孩蹦跳着上台,讲起《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雨来把鬼子骗进了陷阱!”他边说边挥着小拳头,台下的伙伴们跟着拍手欢呼。还有孩子站得笔直,用清脆的声音朗诵《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诗句从稚嫩的嗓音里流出,仿佛真的让人看到了当年红军踏过的万水千山。
从上台时的低头抿嘴,到结束时的昂首鞠躬,孩子们在短短一小时里悄悄蜕变。那些藏在文字里的勇敢与信念,顺着童声钻进心里,悄悄发了芽。
光影忆峥嵘:动画里的历史与感动
第二天的活动室多了台移动会议平板。当《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片头响起,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屏幕上,萌萌的“兔子”们正为了“种花家”的未来奋力拼搏。
有孩子悄悄拽了拽身边志愿者姐姐的衣角:“他们流血的时候,不疼吗?”得到“为了大家过上好日子,再难也不怕”的回答后,小家伙默默转过头,眼睛亮晶晶的。当看到先辈们用智慧和牺牲换来了和平,几个孩子偷偷抹了抹眼角。
观影结束后,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分享感受。“我长大也要保护家”“要像兔子们一样勇敢”……简单的话语里,藏着最纯粹的担当。那些曾觉得遥远的历史,在动画故事里变得鲜活,成了孩子们能触摸到的感动。
让红色的光在童心荡漾,照亮未来长长的路
连续两天的活动,像两场温柔的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诵读时的专注,观影时的投入,分享时的真诚,都在诉说着红色文化的力量。
实践团的同学们说,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知道这场“红色之约”值得。未来,他们还会和42社区一起,带着更多有趣的活动走进孩子们的假期,让红色的种子在童心里慢慢扎根,长成参天大树。
图为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正在诵读
图为红色观影活动的现场
图为团队成员主持诵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