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非遗陶艺·幼教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时间:2025-07-14     阅读: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一群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热爱与教育梦想的大学生踏上了一段独特而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将非遗陶艺与早期教育专业相融合,在实践中探寻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的创新之道,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

  寻迹非遗,开启陶艺学习之旅

  6月25日,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抵达尤溪县,采访了当地著名的陶艺大师李顺泥老师,并参观了他的工作室。走进工作室,一件件精美的陶艺作品映入眼帘,每一件都凝聚着李老师的心血与智慧,同学们瞬间被陶艺的魅力所折服。李老师热情地为大家讲述了陶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同学们对非遗陶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6月26日,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陶艺学习中。从揉泥、拉坯到塑形、装饰,在李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亲手实践,体验着陶艺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尽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同学们没有放弃,不断尝试,逐渐掌握了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在这一天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深刻感受到了非遗陶艺所蕴含的匠心精神。

  6月27日,同学们返回厦门,开始整理在尤溪县的访谈内容和实践素材,并迫不及待地向亲友分享这段难忘的实践经历。大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陶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再探龙窑,深挖陶艺文化精髓

  7月2日,同学们前往厦门市同安区溪声社区后溪里龙窑进行参观和采访。这座历史悠久的龙窑,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同学们在窑工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龙窑的构造、烧制原理以及独特的烧制工艺。通过采访,大家得知龙窑陶艺烧制技艺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此次参观采访,让同学们对非遗陶艺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融合创新,精心设计特色教案

  7月3日,同学们将在实践中学习到的非遗陶艺知识与早期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开始撰写教案。大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非遗陶艺的魅力。撰写完成后,同学们积极联系专业老师,虚心请教,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同时,与托育园对接具体下园时间,为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7月4日,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同学们结合教案反复练习上课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大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语言表达,力求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专业老师也给予了悉心指导,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课堂互动的设计到突发情况的处理,老师都一一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走进托育园,传播非遗文化火种

  7月9日,同学们满怀信心地走进托育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非遗陶艺课。课堂上,同学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了非遗陶艺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在实践环节,同学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虽然孩子们的动作还略显稚嫩,但他们认真专注的样子让人感动。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7月10日,同学们对整个实践内容进行了全面反思。大家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让非遗陶艺更好地走进幼儿教育课堂。同时,同学们将实践过程中的素材进行整理,制作成短视频进行推广和宣传。希望通过短视频这种新颖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陶艺与早期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遗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事业。

  此次将非遗陶艺与早期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让非遗陶艺在幼儿心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未来,同学们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多非遗文化与早期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让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来源: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