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安义县龙津镇:红医精神照初心 本草童画绘岐黄——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青仁知行”社会实践队赴安义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14     阅读:

  承岐黄之道,扬红医之魂——7月1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青仁知行”实践队在龙津镇开展“红医宣讲·本草美育”主题活动,通过红色精神传承、中医药义诊与童趣绘画课堂,让岐黄文化在乡村焕发新生机。

  红医讲堂:烽火岁月里的信仰传承

  “方志敏同志在清贫中坚守信仰,正是红医‘人民至上’精神的体现。”在龙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队员以《可爱的中国》诵读开篇,讲述革命时期中医药人救死扶伤的故事。“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在战火中守护生命,这就是我们要传承的仁心仁术。”主讲人结合党史与中医药史,带领村民重温红色医心,现场响起整齐的诵读声,将信仰力量转化为振兴的动力。

  本草童画:彩笔涂鸦里的中医启蒙

  “小朋友们,这是薄荷,谁知道它的拼音怎么读?”“Bò he!”在“中医药+推普”美育课堂,队员黄嘉琦手持薄荷标本,通过教学,指导孩子们用彩笔描绘药材形态。“我要把这幅画送给奶奶,告诉她薄荷能泡茶降火!”8岁的张同学边画边用普通话讲解。 三年级学生小王的画作上,蒲公英旁写着拼音“Pú gōng yīng”,下方用方言备注“乳汁草”。这种“普语+方言”双轨记录法,让孩子们在辨识“山楂”“陈皮”时自然掌握普通话发音。当被问及“山楂”的拼音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Shān zhā!”稚嫩的声音洋溢着对知识的热情。课堂将规范字书写、中药材认知与普通话教学结合,让儿童在美育中感受本草文化魅力,现场发放的“本草拼音卡”成为孩子们课后的“识字玩具”。

  义诊惠民:银针推拿里的仁术传承

  义诊区内,医生为居民们进行着义诊,队员们为居民们艾灸、推拿,针对夏季暑湿问题开出“藿香佩兰茶”等简易药方。“红医精神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解除病痛。”一位义诊的专家医生说道。队员们在服务中践行“知行合一”,既用专业技能缓解村民不适,又通过普通话讲解诊疗原理,让中医药服务“看得懂、信得过”。

  此次活动以“红色精神+中医药+美育”的创新形式,让红医基因与本草文化在乡村同频共振。实践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多元服务,让青年智慧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通讯员 曾舒丛 郭浩然)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