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要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航空学院“童航启梦·爱国兴空”科普实践团队以航空精神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引领青年学子探索航空科技奥秘,感悟航空报国情怀,筑牢科技强国梦想。活动通过沉浸式科普、互动式实践与跨领域融合,激发青年探索热情,培育创新精神,为民族复兴注入青春动能。
6月22日,筹备会议吹响集结号,详细介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及丰富内容。此次活动紧密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青年成长的重要论述,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计划通过航空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等环节,让青年近距离接触航空科技,感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成就,理解航空精神对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将提前收集相关航空资料,包括国内外航空发展历程、经典机型介绍、航空原理科普视频等,为知识讲座和互动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准备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资,如纸飞机材料、飞机模型组件、奖品等,并对物资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潜在隐患。此外,还将组织志愿者培训,明确各环节职责,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6月23日,实践之旅正式启程。首先,通过播放航空主题趣味动画短片,生动展现飞机的发展历程、飞行原理等基础知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激发探索兴趣。
互动环节中,志愿者们围绕“如何成为飞机发明家”“风电能源与航空的绿色未来”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志愿者以“空气动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为引,引导青年从科学原理中寻找创新灵感,让抽象知识化为可触可感的探索实践。
三、问道:知识盛宴,对话大国重器——从莱特兄弟到歼-20,解码中国航空基因
知识讲座环节以“时空对话”形式展开:溯源人类飞行梦,从风筝雏形到莱特兄弟首飞,解析机翼升力产生的气压差奥秘;聚焦中国航空史,从仿制到自主创新,揭秘歼-20隐身战机、C919客机的技术突破与匠心精神。同时,引入“风电三峡工程”案例,阐释风能开发与航空绿色能源的协同创新,展现中国在清洁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的双重跨越。通过对比分析,强化青年对“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的深层认同
上午,飞机模型拼装挑战赛火热进行,组织参与者分组进行飞机模型拼装。志愿者们提前将模型材料分发给各小组,志愿者们一对一协助指导,讲解拼装步骤和注意事项。在拼装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共同探索,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更直观地了解飞机的结构组成。完成拼装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拼装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下午,开展纸飞机放飞活动。首先,由志愿者们示范不同类型纸飞机的折叠方法,讲解影响纸飞机飞行距离和滞空时间的因素,如纸张材质、折叠角度、投掷力度等。随后,参与者们动手折叠自己的纸飞机,并在户外场地进行放飞比赛。比赛分为飞行距离和滞空时间两个项目,大家热情高涨,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分析优胜者的纸飞机特点,让大家明白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五、传承:薪火永续,共绘科技蓝图——从航空精神到绿色未来,青年使命在肩
活动接近尾声,工作人员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通过有奖问答回顾活动中的关键知识,既包括飞机起源、飞行原理、中国飞机发展等航空领域内容,也涵盖风电三峡工程的基本概念与意义,加深大家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在模型拼装和纸飞机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参与者,以及有奖问答中反应迅速、回答准确的参与者颁发航空主题文具、徽章等小奖品,给予肯定与鼓励。
最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定格下这段充满探索与收获的时光。本次实践以航空为媒、以创新为帆,引导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无论投身航空报国还是清洁能源建设,皆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姿态,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以“小飞机”承载“大梦想”,以“小实验”揭示“大道理”,让航空精神与科技创新基因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将航空精神与科技创新精神薪火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关注国家科技发展,怀揣探索热情与报国之志,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勇攀科技高峰,无论是投身航空事业,还是参与清洁能源等其他科技领域的建设,都能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让科技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中国的科技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