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寻根之旅:传承红医精神,服务人民健康 ——河北中医药大学"医脉岐冀"实践团内丘开展文化研学与义诊活动

时间:2025-07-15     阅读:

寻根之旅:传承红医精神,服务人民健康

——河北中医药大学"医脉岐冀"实践团内丘开展文化研学与义诊活动

  为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根脉,弘扬"红医精神",践行医者使命,2025年7月11日,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脉岐冀"实践团赴"扁鹊故里"河北省内丘县,开展以"中医寻根"为主题的文化研学与惠民义诊活动。实践团通过参观扁鹊庙、考察酸枣仁基地、举办义诊等系列活动,探寻中医之源,服务群众健康。

寻根扁鹊故里,感悟医祖精神

  活动首站,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内丘扁鹊庙。这座始建于汉代的千年古庙,作为"中医鼻祖"扁鹊的行医圣地,至今仍散发着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庙内陈列的历代碑刻、斑驳的药碾、古朴的医籍等珍贵文物,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无声诉说着中医药发展的辉煌历程。

“医脉岐冀”实践团全体成员在邢台内丘扁鹊庙合影

  在古庙的静谧与肃穆中,中医学院郭秋红院长带领大家诵读了《扁鹊仓公列传》的经典段落。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在古庙的梁柱间回荡,仿佛为这座古老的庙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承的使命。诵读结束后,郭院长满怀深情地说:“扁鹊的医术与医德,是我们中医药人永远的楷模,我们要铭记于心,传承下去。”

郭秋红院长带领实践队成员进行经典朗诵

  随后,在讲解员引导下,师生们观摩了国医大师李士懋等经验方碑林。石碑上镌刻着大师们毕生智慧的结晶,每一方都凝聚着心血。大家驻足细观,交流心得,体悟着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传承要义。讲解员生动地描述,仿佛让大家穿越时空,亲见扁鹊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疗场景,切身感受到“医者仁心”跨越千年的传承。扁鹊周游列国、救死扶伤的大爱情怀,正是新时代“红医精神”中一心赴救、服务人民的最佳诠释。

实践团师生参观扁鹊纪念馆

探访道地药材,守护本草根基

  在公子峪万亩酸枣仁种植基地,师生们深入田间,全方位考察学习“邢枣仁”这一道地药材的种植、采收与加工全流程。基地负责人介绍:“内丘作为‘中国酸枣仁之乡’,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邢枣仁的卓越品质。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既保障药材道地性,也带动了百姓增收。”

实践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

公子峪万亩酸枣仁种植基地的现代化技术

  同学们在药农指导下亲手体验传统采收技艺,将《本草纲目》中“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的经典论述与现代化加工工艺生动对照。手捧酸枣仁,学生感慨道:“从田间到临床,中医药文化的根,就深扎在这片土地里。”

实践团成员手捧酸枣仁

扁鹊堂内续薪火,岐黄仁术暖侨心

  活动高潮在扁鹊堂义诊现场掀起,摩肩接踵的群众将诊疗区围得暖意融融。由学校资深专家与青年医师共同组成的精英团队为当地群众及归国华侨提供中医诊疗服务,涵盖脉诊、针灸、推拿等项目。活动一开始,专家团队便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义诊工作中专家们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每一位患者细致地把脉问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症状;青年医师们则在一旁虚心学习,同时以饱满的热情为患者进行传统中医项目。医患间的轻声交流与不时响起的感谢声,让这座百年医馆充盈着杏林春暖的温情。

实践团师生参观泉城扁鹊堂

  实践团还精心准备了自制艾草锤、代茶饮等养生制品,现场教授制作方法,让群众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领取到养生制品的群众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华侨陈先生动情地说:“在异国最想念的就是中医调理,这次义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

现场群众络绎不绝

实践团成员现场教授艾草锤制作

  师生们还通过展板讲解中医药非遗技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中医药文化认知度,为优化传播策略、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海外收集一手资料。

  本次“文化寻根+红医传承”主题实践活动,成功将思政课堂延伸至中医药文化发祥地。师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领悟了扁鹊文化与红医精神的精髓。郭秋红院长总结指出:“扁鹊精神与红医精神一脉相承,我们要在守护人民健康中续写新时代的‘大医精诚’。”展望未来,“医脉岐冀”实践团将持续在石家庄、保定、唐山、北京等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研学实践,不断探索传承与创新之路,让古老智慧在服务社会中焕发新生。

作者:杨子宸     来源:河北中医药大学"医脉岐冀"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