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春脚步踏玉皇,非遗烙画韵悠长

时间:2025-07-16     阅读:
  
  7月13号,为深入调查国家级非遗技艺葫芦烙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古运新声”团队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来龙镇玉皇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对非遗传承人顾秀国进行采访,深入了解葫芦烙画的过程与趣事,感受非遗传承人的一丝不苟与古法新裁。

  烙笔春秋:毫厘之间的千年技艺
  下午5点,顾秀国戴着眼镜,捧着一个大葫芦,用烙画机一点一点的描摹着葫芦上画的叶子的边,再用更轻的力度去渲染面,机器运行的轻微嗡嗡声和头顶风扇的转动摩擦声在安静的房间里分外明显。这是队员们见到葫芦烙画传承人顾秀国的第一个画面。采访者袁心悦问,“烙画最关键的是什么?”传承人顾秀国毫不犹豫的回答:“那肯定是爱好!”据传承人顾秀国分享,他从小喜爱绘画,在参军时期更是抽出业余时间来学习食品烙画。而烙铁接触葫芦的三秒内屏息才能控制碳化程度,这比毛笔提按难十倍,若不是真心喜爱很少人有耐心坚持下去。烙铁温度从低到高接触葫芦会呈现由焦黄到赭石再到墨黑的颜色变化。顾秀国一年前来到玉皇村担任第一书记,就选择了葫芦烙画来进行乡村振兴。传承人顾秀国开办了非遗葫芦烙画课堂,以留守老人为教学对象,并让大家利用周围的闲置土地来种植葫芦,用烙画提高葫芦的经济价值,助力玉皇村的乡村振兴。问到之前办过关于雷锋精神的活动时,采访者袁心悦询问平时有什么践行雷锋精神的行为。传承人顾秀国笑着说表示每周天都会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已经坚持一年了。

  破壁行动:老手艺的年轻方程式
  在传承人顾秀国的工作室和展览室中,队员们观察到葫芦烙画上的内容不仅有传统的花鸟鱼虫,还有新潮的动画人物,比如电影《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还有近期火爆的玩偶labubu。传承人顾秀国表示,葫芦烙画的内容在传承古画的同时,也会实时关注社会动向与需求,为购买者提供个人定制服务,让非遗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好的与社会融合。葫芦烙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纯葫芦烙画,也有彩色画,雕刻画,还有精美的掐丝工艺,漆面葫芦画。在介绍展览室里的葫芦烙画作品时,大家观察到有几个大葫芦形状“崎岖”,有一个葫芦柄上自然的打着一个结,或者两个葫芦一起打结,甚至还有三个一起的。传承人顾秀国解释道,这些特殊的葫芦形状是在葫芦小的时候人为塑形的。他还分享了一个要去的知识,葫芦塑型一定要在下午,下午时葫芦是软的,才方便塑形,但如果是上午,那是葫芦是脆的,一掰就断了。说到这些细节时,传承人顾秀国口若悬河,对制作葫芦烙画的过程如数家珍,神采奕奕的向大家介绍,时不时望向窗外的葫芦地,眼神中满满是对葫芦的骄傲。

  葫芦哲学:方寸间的中国美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承载哲学与美学的精神符号。传承人顾秀国说,当初选择葫芦来进行烙画就因为它寓意好。民间视葫芦为“福禄”的化身,而传承人则赋予它更深层的当代解读:葫芦是时光的容器,烙进去的是守艺人的生命经验,留给未来的是一份可触摸的文化记忆。当年轻人捧着烙有新潮图案的葫芦时,非遗正以最轻盈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本次对玉皇村第一书记兼葫芦烙画传承人顾秀国的采访让团队成员对葫芦烙画的认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宣扬并传承好葫芦烙画这一非遗技艺贡献力量。
  (通讯员李宁)
  
作者:李宁     来源: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