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爱与科学双翼齐飞,成长与温暖同行

时间:2025-07-17     阅读:
七月中旬,夏风微醺。在河南省新乡市司寨小学,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星星鸟”支教队开展的课堂持续升温。两天的课程安排紧凑而丰富,既有科学启蒙与卫生教育的专业支撑,又有艺术创作与文化认知的情感浸润。公共卫生学子用所学所长,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一场场温柔而深远的教育陪伴。
 
医学守护:在认知中建立安全与自我
从急救常识到心理启蒙,从健康行为到情绪认知,志愿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带来医学类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长守护体系”。志愿者刘水通过模拟演示带来《急救小知识》,向孩子们展示气道异物梗阻时的正确处理方式,让“自救互救”真正走进童年日常;吴垚梦的《七步洗手法》趣味十足,孩子们在边唱边比划中牢牢记住正确洗手顺序,直呼“这是防病的魔法咒语”。
 
曾奥带来的《情绪绘画》则是孩子们心灵的疗愈角落。通过“你今天的情绪是什么颜色?”等引导性问题,她鼓励孩子们将抽象情绪具体化,释放压抑与困惑。“我今天画的是蓝绿色,我想让自己变得开心一点。”一名学生这样写下自己的画语。这不仅是一堂心理素养课,更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悄然开始。
 
科学启蒙:用童心点亮探索世界的钥匙
两天内多堂科学课接力展开,从微观脑科学到宏大宇宙观,从树木年轮到核聚变原理,构建起科学探索的认知阶梯。《认识大脑》课堂将海马体比作“记忆仓库”,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树的一生》课程通过年轮标本与生长视频,带孩子们见证一棵树的百年故事;《恐龙与微生物》课程更是激发了无数“未来小科学家”的兴趣——“原来细菌也有好坏之分呀!”
 
而在“两弹一星”主题宣讲中,吴垚梦讲述“核力助力碳中和”,杨文曲带来的《人造太阳与小火箭》更以核聚变知识启蒙配合纸火箭手工操作,赋予这群孩子科学幻想的真实触感。课堂上,当孩子亲手拼装纸火箭、将自己命名的“梦之号”高高举起时,那份对太空与科技的热爱便悄然生根发芽。
 
文化润心:在故事与传承中构建精神坐标
文化类课程同样精彩纷呈。《中国象棋》课堂教孩子们在棋盘上运筹帷幄,而在中法双语课程《小王子》中,倪天宇用诗意语言引导孩子理解成长与责任,引发了孩子们对“我会成为怎样的大人?”的深思。杨文曲带来的《中国神话》课程中,盘古、女娲、嫦娥、精卫轮番登场,在孩子们稚嫩却亮晶晶的眼神中,中华神话不再遥远,而是跃然眼前的精神宝藏。
 
手工与艺术:在创造中点燃天马行空的想象
艺术创作类课程是这两日课堂中最具欢笑色彩的板块。书法课上传来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孩子们在一笔一画中认识偏旁部首;石头绘画、扭扭棒手工、火箭制作等课程,则将孩子们的童真与创造力完全释放。“我画的是我家的猫。”“我给火箭取名叫‘银河追风号’!”教室里总能听见欢快的分享声。
 
支教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彼此照亮的成长旅程。这两日的课堂里,有求知的渴望,也有温柔的守护;有科学的理性,也有艺术的想象。更重要的是,来自医学院的志愿者们,正以独特的专业视角与人文情怀,把知识种进乡村,也种进了孩子们的未来。
 
作者:杨文曲     来源:星星鸟志愿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