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庆阳,草木葱茏,文脉绵延。2025年7月14日,甘肃医学院“红心医梦,情暖乡泽”三下乡实践团走进庆城县周祖陵,开展以“溯源岐黄文化,厚植人文素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子们在千年文明遗迹中探寻中医根源,在农耕文化里体悟医者责任,让文化研学与医学初心在黄土高原上碰撞出温暖的火花。
谒岐伯殿:从“医祖故里”中重识大医精诚。在景区核心的岐伯圣殿,队员们通过壁画、碑文,系统学习了岐伯与黄帝论医的传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的贡献。讲解员指出:“庆城是《黄帝内经》发源地之一,作为医学生,既要传承岐伯‘上工治未病’的智慧,更要学习先贤为民解疾的赤诚。”
登周祖陵:在农耕文明中寻根医道之本周祖陵是周先祖不窋的陵寝所在地,被誉为“华夏农耕文化发祥地”。团队成员沿步道拾级而上,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观摩古代农具、祭祀器物及《黄帝内经》石刻。了解到周人“顺天应时”的农耕智慧与中医“天人合一”的行医理念一脉相承。
心中的传承与发展周祖陵之行虽然短暂,但它在成员心中播下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种子。相信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将成为他们医学职业生涯中难忘的一课,激励成员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为弘扬祖国医学文化、服务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观摩石碑的场景。朱帅琦 摄
图为志愿者团队攀登阶梯前往周祖陵的场景。李凤翔摄
图为志愿者团队在周祖大殿跟随讲解员学习的场景。蔡文卓 摄
图为志愿者团队随讲解员认真了解陵墓历史。蔡文卓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岐伯像前的留影。朱帅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