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乡野,蝉鸣与稻浪交织。2025年7月17日,应习近平总书记“要加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课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一场以“长征路·新时代·正青春”为主题的思政课于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开展,让红色基因融入田间地头,让青春梦想扎根乡村沃土。这场由重庆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队打造的课堂,以艺术表演与真情讲述为笔,为院坝里的“中国梦”写下生动注脚。
图为院坝里的思政课场景 黎桂芳摄
第一篇章“长征路”:寻访足迹,感悟信仰力量院坝。实践团成员首先通过前期深入走访,探寻当地可能与长征相关的历史印记。他们拜访了曾亲历革命烽火岁月的老人后代,收集口述历史。在院坝课堂上,成员们身着简朴服装,以情景讲述结合朗诵的形式,再现了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片段。院坝角落悬挂的老照片、征集到的老物件,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将宏大的长征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乡土记忆。
图为实践团成员拜访红军后代了解历史 吴思逸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演绎红军故事 黎桂芳摄
图为当地居民表演过去的故事 黎桂芳摄
第二篇章“新时代”:扎根实践,触摸振兴脉搏。成员们化身“主播”,现场模拟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的场景,幽默风趣的介绍引得村民阵阵笑声和掌声,我们才真切体会到,知识和技术在乡村大地上真的能开出‘致富花’。”这一篇章,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鲜活的实践案例和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认可,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图为春灯村特色农产品蜂蜜 吴思逸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展示带货 黎桂芳摄
图为春灯村当地农产品 黎桂芳摄
第三篇章“正青春”:院坝誓言,激荡青春回响。在院坝柔和的灯光下,实践团全体成员整齐列队,面向乡亲们和带队老师,分享他们深入乡村沃土后的心灵震撼与青春感悟。当孩子们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紧紧拉着我们的手时,“强国有我”不再是一句遥远的口号,它就握在我们掌心传递的温度里。
院坝里的青春誓言:扎根大地,强国有我。分享环节结束后,全体实践团成员在院坝中央肃立,面向鲜艳的团旗,在村民和老师的见证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我承诺,扎根祖国大地,服务乡村振兴!我奋斗,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铿锵有力的誓言划破乡村宁静的夜空,在院坝上空久久回荡,这是新时代青年对历史的回应,对时代的承诺,更是对未来的坚定回答。
图为重师青年学子进行宣誓 黎桂芳摄
院坝里的思政课落下帷幕,但红色的种子已在心中扎根,青春的梦想已在田野启航。长征路上的初心,新时代里的奋斗,青春岁月里的担当,在这个小小的院坝里交融成最动人的旋律。原来‘中国梦’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就在每一个乡村的变化里,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笑容里,在每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里。
图为重师青年学子大合影 黎桂芳摄
重庆师范大学的学子们,以实践为犁,以智慧为种,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深耕希望的田野。他们步履不停,丈量城乡阡陌,将严谨的学术之光倾注于每一个求索的心灵,让知识的奇妙与价值,化作驱动时代进步的澎湃动能。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始终高擎思想旗帜,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扎根大地、情系民生的社会实践,普及科学真知,播撒创新火种,用热忱与学识践行青春的铮铮誓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属于化学人的华彩篇章!
图为重师化学学院青年学子合影 黎桂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