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长春中医药大学 “青囊红旅” 实践团 以抗联精神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7-20     阅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 “青囊红旅” 实践团
以抗联精神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7月13日至7月19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囊红旅”实践团走进四平、蛟河、敦化、汪清等地红色遗址与特色产业点位,围绕抗联精神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访谈、资源梳理等务实举措,为当地红色旅游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团队首战来到拉辛战斗谈判旧址,这曾是重要历史事件谈判场所、见证区域红色记忆的文物保护单位。实践团实地考察历史背景与保护现状,详细记录其在红色文旅中的定位及与周边乡村的联动潜力。实践团结合当地红色故事,拍摄制作主题宣传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提升当地红色资源的知名度与吸引力,助力扩大文旅影响力。
    同时,成员们与当地文物保护员进行交流沟通。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说“守护这片承载历史记忆的旧址,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见证了先辈们为和平作出的艰辛努力,青年一代应当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先辈精神。”

   

图为团队成团拍摄主题宣传视频 王不供图

     团队走进长白山酒业集团,其内含有当年日本侵华的诸多罪证,充满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成员深入酒厂内部,切实体验了从原材料到生产的一系列过程。团队成员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游客对“红色研学+特色饮品体验”的需求数据,为企业拓展文旅产品线、带动周边就业提供思路。
    在寒葱岭抗联密营遗址,这曾是东北抗联战士们浴血奋战、留下众多战斗与生活遗迹的红色地标。实践团重走抗联路,实地考察遗址保护状况、解说系统及周边生态旅游资源。成员们分工记录游客行为、环境承载力等关键信息,了解生态红旅发展的瓶颈与需求,助力丰富乡村旅旅游业态。
   实践团成员与遗址讲解员座谈,讲解员表示,初到此地,他沿着战士们曾经踏过的路径前行,他仿佛感受到众多目光的凝视。自那瞬间起,他下定决心要在此地工作,向更多年轻一代传播红色历史。

图为团队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王不供图

     抵达小汪清抗日革命根据地,这曾是东北抗联重要活动区域,红色历史遗迹丰富且具有鲜明地域斗争特色。团队系统调研根据地的保护开发情况及其对周边乡村经济文化的带动效应。通过与村干部、村民访谈,收集当地在红色旅游品牌塑造、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痛点需求,结合调研数据形成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助力当地挖掘资源潜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随后,实践团来到陈翰章烈士陵园,这是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陈翰章将军而建,是传承英烈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实践团深入了解,聆听烈士后人讲述陈翰章将军的抗联事迹,深入理解烈士精神的时代内涵。结合陵园周边乡村的发展现状,团队调研红色教育资源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计划为当地设计兼具教育意义与体验感的文旅活动方案,带动乡村文旅消费。
    陈翰章将军的外甥强调:“红色基地不只是精神的灯塔,它还是汇聚企业能量、唤醒乡村潜力的‘密码库’。将前辈的爱国情感转变为促进企业回馈家乡、共同构建复兴蓝图的行动,这正是对他们的最佳纪念,也是年轻一代以实际行动续写的新的英雄故事。”

   

图为陈翰章后人与团队成员 王不供图

     最终,实践团访问了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在本地中医药行业扎根,于地道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评估中医药与红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潜力。
     通过与公司研发团队的对话,研发团队核心人员指出;“本企业正借红色流量赋能中医药,以产业体验厚植红色精神,助力拓宽乡村振兴路径”团队掌握了当地地道药材的种植和加工详情,与企业讨论了红色旅游路线与药材种植基地参观等合作方式,旨在促进产业资源助力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途径。

图为团队成员在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照 王不供图

     目前,实践团队已经完成了对多个地区的调研数据的整理和汇总。接下来,将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成果,提炼出“抗联精神与红色旅游结合”的振兴策略,制定出具有差异化的建议书。

通讯员:姚灿 张美琪




 

作者:姚灿 张美琪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