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数智银龄,代际共赴实践团”深入调研盐城悦达仁逸康养中心
文字(通讯员):戴惜悦 朱俊楠
一审一校(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布丹丹
二审二校(学校团委负责老师):陈慧敏
2025年7月19日,“数智银龄,代际共赴—银发青芒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组织的以“老幼共学,代际共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盐城市悦达仁逸康养中心举行。活动中,实践团与长者通过数字化技能传授、防诈知识交流、生活智慧分享等互动,搭建起跨越年龄的沟通桥梁,展现了代际双向学习的生动图景。
经实践团走访了解到,老年群体数字化融入面临多重现实挑战。访谈过程中实践团发现:约80%的受访老人受帕金森症影响,手部长期震颤而难以精准完成键盘操作或手写输入,而语音转文字本为替代方案,却因方言口音导致智能识别准确率下降,增加了操作挫败感。在智能陪伴需求方面,实践团调研发现老年人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更偏向情感化,将其视为互动性“陪伴工具”,核心诉求在于能理解方言和回应日常交流,而非技术本身的概念属性。实践团在与长者的交流中发现:在财务安全领域,老年群体表现出高度风险警惕性,普遍排斥股市等投资行为。这既源于过往受骗经历的警示,也与康养中心的多数人拥有稳定退休金和无额外经济压力的生活状态相关,反映出其对安稳生活的重视。
而在智慧分享的互动中,老人们也倾囊相授,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感悟传授给实践团。退休前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爷爷,对关税与外贸有着深刻的见解。他将国家经济增长路径形象地比喻为“引入式”和“阻隔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外贸服从外交”的原则,并结合李显龙访台的事件,强调外交底线不可动摇。他还以自来水厂老友的话为例,探讨了垄断产业的保护与发展,用农家养羊的故事,揭示了保护与竞争的关系,让实践团对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01 图为实践团采访康养院高爷爷。陈锦楠 供图
在一次简单的交流后,刁奶奶与实践团约定好时间地点,进行了一场名为惯蛋,实为人生的教学。在棋牌室内,刁奶奶边出牌边传授经验:“单牌要早打,就像生活中别纠结鸡毛蒜皮的事情。炸弹得留到关键局,好机会错过不会重来。”她展示手机里的全家福时,无意间提到自己的儿女都在国外,不能常常见面,自己在养老院虽然什么玩的都有,但一个人玩久也很无趣孤独了。” 分别时,奶奶说:“你们来,比赢牌还让我高兴。”实践团用陪伴驱散老人的孤单,让热闹汇聚成绚丽的同花顺。正如老者所言,日子,热热闹闹的,才是真正的和牌,才是生活该有的模样。
02 图为刁奶奶教学实践团掼蛋。陈锦楠 供图
在此次调研实践中,“数智银龄,代际共赴—银发青芒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刻体会到数字适老化核心是需求导向,需破解老年人因生理限制操作困难,方言影响语音识别准确性,以及风险警惕形成接受壁垒等障碍,通过双向理解促其融入数字时代。这些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成为团队前行的重要坐标。未来,实践团将深入走进康养院,将调研内容整理成详实的报告,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长辈的真实需求为导向,让技术的温度匹配岁月的厚度,让数字时代的光芒真正照亮每一位长辈的生活,让代际共赴的路上,始终充满理解与温暖。(通讯员 戴惜悦 朱俊楠)
03 图为实践团在悦达仁逸康养中心门口合影。陈锦楠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