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寻“红韶”溯“黄壤”启“绿畴”智耕实践团赴曲堤街道开展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20     阅读:
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寻“红韶”溯“黄壤”启“绿畴”智耕实践团赴曲堤街道开展社会实践
为深植校地合作根基,以智慧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7月16日,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寻“红韶”溯“黄壤”启“绿畴”智耕实践团走进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北街村,开展集党建引领、文化溯源与技术助农于一体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红韶铸魂: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共建启新程
实践团首站抵达曲堤黄瓜产业党群服务中心。讲解员以习近平总书记赴曲堤时提出的关键“四问”为切入点,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曲堤农人给出的坚实“四答”,实践团成员对当地黄瓜产业有了概览性认识,了解到其深厚的历史积淀、蓬勃的销售网络、科学的种植体系、前沿的技术应用以及鲜明的品牌特色。“瓜农义务技术员宋传美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妇女主任,却有着一颗炽热的为民之心。每一次田间指导,每一回耐心解答,都是她无私奉献的见证。”宋传美等优秀党员无私奉献,助力全村走上致富之路的事迹,充分展现了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让实践团成员体悟到红色力量如何引领绿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图为曲堤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韩蕾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曲堤黄瓜的品牌特色。李忠哲供图
随后,实践团与村委会聚焦专业实践供需与党建工作经验开展座谈,双方表达了对深化校地合作、共促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与曲堤街道北街村正式签署了《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和《红领智耕·自动兴农特色党建共建协议》。今后将携手探索产学研融合新路径,共同谱写校地协同、智耕乡村新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街村村委办公室开展共建座谈会。李忠哲供图
二、黄壤寻根:济水韶音承文脉,古韵新声润童心
实践团一行追寻历史足迹,探访了由北街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福倾心打造的济水韶音博物馆。一踏进博物馆的大门,郭书记便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一件件介绍他四处收来的藏品。“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北街村人,2018年我就开始筹建这个乡村博物馆。曲堤街道自古就是闻韶之地,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应该传承的优秀文化,应该让更多的孩子们学习和了解。”二十多处展厅,一万余件展品,收录了大量黄河沿岸的历史遗存与民俗器物,其中特设的孔子学堂,生动传承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将儒家“尽善尽美”的思想精髓融入乡土教育实践。
在此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切感悟到黄河流域深厚的文化积淀,更主动肩负起文化传播与科学启蒙的使命。他们为孔子学堂暑期公益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两场趣味科普实验讲座。“学堂里的孩子们都特别聪明,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实验虽小,但足以启迪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这才是我们来这儿授课的意义所在。”实践团两位成员将现代科学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古老黄河文明的土地上,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实现了一场精彩对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济水韶音博物馆的孔子学堂内开展“浮力”趣味科普实验。李忠哲供图
三、绿畴智耕:科技赋能产业兴,自动之光映大棚
实践团深入北街村现代化黄瓜种植基地,重点考察了规模宏大的智能化温室大棚。在大棚内,成员们在技术人员引导下,亲手采摘顶花带刺的鲜黄瓜,体验了即摘即食的新鲜口感。
期间,实践团成员与技术人员就大棚黄瓜种植开展深入交流。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黄瓜的育苗流程、智能化温室优势及黄瓜生长习性,同时提及当前种植面临的实际问题。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背景,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入黄瓜种植全流程,以提升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为曲堤黄瓜注入更强“绿科技”动能。如何让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这片种植基地,成为每位自院学子思考的实践课题与创新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北街村黄瓜种植大棚了解黄瓜育苗技术。李忠哲供图
从“红韶”中汲取信念,在“黄壤”中摸索答案,向“绿畴”里注入振兴动能。青年热忱激活乡土潜能,自动化算法破译土地密码。这场关于科技与土地、青春与乡村的对话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它会随着黄瓜的拔节生长愈发鲜活,伴着自院青年的接力传承愈发深厚,在乡村振兴的长卷上写下永不褪色的注脚。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济水韶音博物馆外合影。李忠哲供图
(通讯员周慧鑫张锦秀)
作者:周慧鑫、张锦秀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