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的晨雾还未散尽,一群身着红色短袖的身影已踏浪而来。近日,山东航空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学部)“黄河生态护航队”多次前往黄河岸边,以防溺水宣讲筑牢生命防线,用净滩行动擦亮生态底色,让青春力量在母亲河畔绽放担当之花。
乡音里的“安全课”:把隐患讲进心坎里 “去年夏天,邻村有个娃在水边摸鱼,脚一滑就没影了……”7月6日的宣讲现场,志愿者刘同学用当地方言讲述着真实案例,身旁的画板上,水流漩涡的示意图被画成“会拉人的水怪”。针对黄河滩区水流湍急、暗坑密布的特点,队员们没有照念安全手册,而是设计出“情景问答”“模拟救援”等互动环节,如让孩子们用竹竿演示如何拉救落水者,用塑料瓶模拟“浮力救生圈”,在笑声中记住“离岸边远一点,见危险喊大人”的口诀。
村民王大爷听得频频点头:“这些孩子讲得实在!俺们老一辈总说水浅没事,原来平静水面下藏着这么多险。”这场接地气的宣讲,像一颗定心丸,让沿岸百姓把“安全”二字刻进了日常。
指尖上的“净滩战”:让岸线重焕本色 5天后的黄河岸边,一场“垃圾消消乐”热闹开赛。护航队联合山东大学志愿者、当地协会成员,手持夹子沿着河岸展开“拉网式”清理。塑料瓶、破渔网、烂菜叶……两个小时里,20余人共清出6大袋垃圾。“老师你看,这贝壳好漂亮!”清理间隙,跟着大人来的小朋友举着贝壳欢呼,原本散落杂物的滩涂,渐渐露出了干净的泥沙与鹅卵石。
更动人的是围观村民的加入,起初只是远远看着的张大叔,默默回家取来扫帚;带着孙子散步的刘奶奶,也弯腰捡起了脚边的塑料袋。“孩子们都来帮咱打扫家门口,咱自己更得上心。”张大叔的话,道出了这场行动的深层意义——环保的种子,正随着垃圾袋的装满悄悄发芽。
从守护生命到守护家园,这群年轻人正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当防溺水的叮嘱融进乡音,当净滩的汗水滴入泥土,黄河滩区的夏天,正因这场青春之约变得更安全、更明亮。正如队员们在日志中所写:“我们或许留不下永恒的痕迹,但希望每一句提醒、每一次弯腰,都能让母亲河笑得更甜。”(通讯员:杜金双 葛中一 章国杰 范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