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阳光彩虹服务队的志愿者彭子谦为湖北省恩施宣恩县椿木营乡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心理课。课程以心理学知识为核心,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验,帮助孩子们探索心灵世界,也让支教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课堂以“情绪百宝箱”活动拉开序幕。孩子们抽取情绪卡片,分享生活中的场景。抽到“开心”的同学回忆起和小伙伴爬山看日出的快乐,抽到“焦虑”的同学则小声讲述考试前的紧张。通过这样的互动,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孩子们纷纷感叹:“原来心理学就在身边!”
传话游戏进行中 孙雨乐/摄
随后的传话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分组传递语句,几轮过后,原句“心理学帮我们找自己”竟变成了“科学课帮我们懂自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志愿者借此揭示生活中的沟通偏差,孩子们也踊跃分享自己的经历,在笑声中领悟了心理学的奥妙。
Stroop效应互动中 孙雨乐/摄
课程还设计了Stroop效应和从众心理实验。在Stroop测试中,孩子们面对颜色与文字不符的题目,大脑“打架”的样子逗乐了全场;从众实验中,不少孩子发现自己会跟随“卧底”选错答案,纷纷提问如何避免被影响。志愿者结合生活案例,引导孩子们理性看待他人影响,学会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从众实验思考中 孙雨乐/摄
这场趣味心理课,对大学生是实践育人的课堂,于乡村学生则是心灵启蒙的窗口。在知识传递的双向奔赴中,心理学的魅力照亮了山乡校园,也让青春力量与求知渴望交织,孕育出成长的无限可能。
(文/彭子谦 夏菲阳 图/孙雨乐)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阳光彩虹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