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拂过昭苏草原,梦想在此悄然萌芽。作为中南大学“‘56度中南’新疆昭苏支教团”在新疆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乡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7月23日,在充满活力的红领巾小课堂上,李彦康老师以其独特的亲和力与引导力,精心设计了一堂“职业了解与生涯规划课”。他以“梦想的千百种模样”为主题,带领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推开了一扇认识广阔职业世界的大门。

(图为李彦康老师正在给孩子们分享多样的职业选择 白成莉摄)
课堂上,李彦康老师化身为“梦想引路人”。他没有使用晦涩的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身边触手可及的职业举例:辛勤劳作的牧民、守护健康的医生、传授知识的教师、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探索星空的科学家、维护正义的警察……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在孩子们眼前展开。“就像草原上盛开的各色鲜花,每一种职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更美好!”李老师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孩子们理解职业的多样性与价值,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图为李彦康老师正在举例 白成莉摄)
“我长大了要当厨师!去开餐馆赚很多很多钱!”“我想成为医生,在美丽的云南工作居住,然后等退休了再回到昭苏”“我要当老师,回来教更多弟弟妹妹!”……在李老师鼓励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兴奋地分享着自己心中的梦想职业。听说老师们来自湖南长沙,孩子们纷纷在自己的计划里留下了长沙的位置,课堂变成了梦想的“发布会”,小手如林,童声嘹亮。

(图为白老师正在采访小朋友的职业梦想 李子祎摄)
李老师不仅鼓励孩子们说出梦想,还引导他们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小思考”:“为了实现你的梦想,你觉得需要学习哪些本领呢?”“你期待将来做这份工作时,能获得多少薪资来改善生活呢?”孩子们的回答充满童真与朴素的愿望,有的说“要学好数学算得清”,有的说“要学很多很多知识上大学”,对于薪资,有的腼腆地说“够给家里买新毡房”,有的则大声宣布“要赚很多钱去世界各地玩!”每一个天真的回答,都引发现场善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李老师适时引导:“大家说得都很好!无论梦想是什么,努力学习知识、考上大学去深造,都是通往梦想最重要的桥梁!”

(图为学生正在兴奋地分享自己梦想 白成莉摄)
课后,李老师难掩内心的激动:“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和对未来的憧憬,深深打动了我。他们虽然身处乡村,但梦想的种子一样饱满而富有生命力!”队员们在活动日志中记录下了令人惊喜的瞬间:有孩子兴奋的期待以后要和家人朋友出远门旅游,有孩子用稚嫩的画笔在纸上画下了自己梦想中的职业场景。
“没想到他们对职业的理解这么有想法,关于薪资的朴素愿望也折射出对家庭和家乡的责任感。”队员康启宁感慨道。李老师则表示:“这堂课的意义,不在于他们现在能精准规划未来,而在于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播下一颗‘努力学习,未来可期’的种子。让他们知道,只要肯努力,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大学是实现梦想的重要舞台。看到他们踊跃发言、畅想未来的样子,所有的准备都值得了!”

(图为康老师正在与小朋友互动 李子祎摄)
此次“职业了解与生涯规划课”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认识到职业世界的丰富多彩,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就梦想”的信念。许多孩子课后依然兴奋地讨论着“我以后要……”,梦想的种子,已在昭苏天山乡这片沃土上,迎着夏日的阳光,开始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