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华东理工大学支教团于正宁县榆林子镇开展的第九天支教活动顺利推进。当天,四堂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同步开启,为乡村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知识与梦想的种子。
探秘水下世界,守护蓝色心跳
在《Movers3水下生物》课程中,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探索水下世界,认识鲸鲨、珊瑚等生物及其栖息环境,拓宽视野。课程还重点解析禁渔期意义—— 为成鱼产卵提供 “安全空间”、保障幼鱼生长,以此呼吁孩子们保护环境。孩子们领悟到了“心装海洋,小小肩膀能担地球未来”,初步建立起来了海洋保护认知,环保意识悄然萌芽。
趣味电池制作,点亮科学火种
在《趣味电池的设计制作》课程上,孩子们通过观看苹果发电的短片,亲自动手将铜片、锌片插入苹果,并连接导线,亲眼见证LED灯珠在掌心亮起,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在微弱电流的跃动间,科学的火种已经悄然在孩子们的心中点燃。
回溯共青团史,勇担强国使命
在《认识共青团》课程中,孩子们随志愿者看团旗、唱团歌,回溯百年团史,志愿者鼓励孩子们要有理想、有担当、肯奋斗。孩子们对脚下的“强国之路” 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百年征程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强国坐标,理想与担当从此生根。
舞动指尖童话,孕育成长梦想
在手势舞《左手右手》课程中,志愿者教孩子们跳手势舞《左手右手》。孩子们跟随节拍反复练习,从动作凌乱到双手同步完成弧线,准确掌握节奏与协调,专注力与身体控制力明显提升。舞蹈化作无声的诗行——左手牵引着专注,右手把握着成长,孕育着孩子们闪闪发亮的梦想。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队把共青团史、趣味电池、手势舞带进山村课堂,用科学点燃好奇,用艺术唤醒自信,让一粒粒知识与梦想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悄悄发芽,也让青春的光芒在黄土高原的夏日里熠熠生辉。(通讯员 王孟刚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