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赴泉州市达埔镇寻香实践队,于2025年6月30日启程前往永春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永春香制香技艺,探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春密码”,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探秘彬达香韵,领略千年技艺风采7月1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抵达中国香都彬达香文化创意园,在香艺师潘川燕的引领下,队员们参观了香文化展厅与制香工艺展厅,深入了解了香文化的悠久历史与精湛制香工艺。

实践队在香文化展厅参观 摄:黄鑫
“中国香文化萌发于秦,香不仅具有化浊去污的实用功能,更蕴含着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涵。”潘川燕向队员们介绍道,“永春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东南亚市场上平均每三支香就有一支源自永春,而达埔更是永春制香的核心基地。”2014年,永春县达埔镇荣获“中国香都”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制香基地。

实践队听香艺师讲解制香技艺 摄:雷王致诚
在制香工艺展厅,队员们亲眼见证了篾香的制作过程。篾香以当地毛竹为香骨,天然植物“山枇杷”为粘结料,辅以中草药与植物粉末为香料,尊古法制作,历经九九八十一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香艺师现场展示了香的晾晒工艺——香花。随后,队员们与香艺师一道闻香、品香,亲身体验香的制作,深刻感受到了传统香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价值。

实践队在香艺师的带领下识香与品香 摄:曾瑾

实践队亲身体验制香 摄:倪毅
二、座谈香都古今,共谋产业发展新篇随后,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中国香都产业园区“党建+邻里”中心,与达埔镇干部进行了深入座谈。达埔镇团委书记赵洛瑶详细介绍了达埔镇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并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中国香都香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资料,让队员们对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赵洛瑶表示,在党的领导下,永春县正积极拓展香产业内涵,整合香业资源,推动精油提取、生活熏香、芳香疗愈等新业态新场景的发展,助力香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永春县还与福建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共同升级产业技术,培养创新传承人才。

实践队与当地政府开展座谈会 摄:李欣

实践队参观中国香都香文化博物馆 摄:蓝月鑫
三、践行使命担当,共绘文化传承蓝图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亲身体验了传统香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学子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实践队员们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所学知识与文化传承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以青春之笔续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绚丽画卷,为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在彬达香文化创意园合影留念 摄:雷王致诚
文字供稿:陈乐妤 林雨欣 李羽涵
图片供稿:黄鑫 雷王致诚 曾瑾 倪毅 李欣 蓝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