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脉铸魂启复兴:成都东软学子在大邑县播撒文化种子
2025年7月18日,成都东软学院志远一队在大邑县鹤鸣镇联和村开展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围绕艺术素养培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前往鹤鸣山道源文化景区进行文化调研,并于鹤鸣镇联和村开设支教课堂。
(图为鹤鸣山道源文化景区风景图)
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道教重要发源地的鹤鸣山积淀着厚重深邃的道教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多元的道教文化。队员们实地踏访山中道教建筑群,细致考察历代碑刻等文化遗存,深入研习道教“求同存异”“多元一体”的治世理念,并同步拍摄系列宣传视频。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道教文化与新时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之间的内在共鸣。这种契合既体现在对内的文化观照中:既珍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守护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整体认同;又延伸至对外的文明对话里:倡导世界多极化格局下的平等相待、秩序井然、包容互鉴。这种内外交融的智慧,恰是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品格的生动彰显,也让两种理念的精神契合更显自然深厚。

(图为队员在鹤鸣山道源文化景区调研)

(图为队员为小朋友讲解中国传统建筑)
队员们在联和村的支教课堂上,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中式美学” 为核心,从各民族代表性特色服饰和建筑切入,对其中的艺术特色、美学价值与审美体验进行系统解析。课堂中,队员们通过展示民族服饰实物、讲解建筑纹样寓意等方式,引导乡村儿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这种将艺术素养与民族认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启迪孩子们的审美意识,更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图为队员与同学展示绘画的民族服饰)
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背景下,志远一队通过“实地调研—课堂教学—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落到实处。队员以多元文化为纽带,为乡村儿童心中播下民族认同的种子,这场跨越课堂与山野的文化之旅,恰如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理念所指引,既为乡村美育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了新路径,更让中华美学的基因在乡土间扎根生长,为民族复兴凝聚起蓬勃的青春力量。
作者:杨凌云 罗慧芳 杜合宏
来源:成都东软学院志远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