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色薪火”实践团赴邺城考古博物馆开展“寻迹历史长河,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8-01     阅读:
    来源:河北工程大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2025年7月20日,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色薪火”实践团赴邺城考古博物馆开展了主题“寻迹历史长河,厚植家国情怀”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邺城考古博物馆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是一座以邺城遗址为核心、承载千年历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重要场馆。作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邺城见证了曹魏至北齐时期中原文化的繁荣与民族融合的壮阔历程。博物馆通过万余件珍贵文物和复原建筑,系统展现邺城在华夏文明中的独特地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课堂。
步入主展厅,一座巨型邺城沙盘瞬间将我们拉回公元3世纪。漳河如带环绕古城,“单一宫城居北、中轴对称分布”的布局,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深刻影响了隋唐长安的设计。讲解员轻点激光笔,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三台”遗迹在光影中浮现,曹操在此宴饮赋诗、建安七子挥毫泼墨的场景仿佛触手可及。
十六国时期的展厅里,草原风格的鎏金马饰与汉式陶楼比邻而列。一幅墓室壁画中,鲜卑贵族身着汉服执礼器——这正是邺城作为“北方民族融合大熔炉”的实证。多元一体的基因,早在北朝就已深植中华血脉。  
 
“中原要地·富庶粮仓”展区通过农耕器具、粮食窖藏模型等展品,呈现邺城作为古代经济中心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支撑作用,彰显“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历史逻辑,引导实践团队成员深入理解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意义。
“佛教东传·多元共生”展区展示了北朝佛教造像与“象教”主题文物,实证丝绸之路上文化交融的盛况。讲解员结合邺城作为佛教中国化关键节点的故事,阐释“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观,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曹操所建的邺城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先河,其“中轴对称、分区明确”的布局影响后世千年。展览通过铜雀台遗物、陶井台等文物,诠释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与制度创新,激发了实践团队成员们对中华文明创造力的自豪感。实践团队在邺城考古博物馆的文物长卷中,深刻体悟到“大一统”的历史必然、“民族融合”的磅礴力量与“文化自信”的深沉底蕴。行走于展厅之间,队员们将指尖触碰的陶片、目光交汇的佛龛、心灵震颤的城垣,转化为对中华文明传承使命的炽热担当——爱国情怀在此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青年学子以文化血脉滋养精神根系、以考古实证厚植家国情怀、以知行合一践行使命担当的生动注脚!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